菲侨募饷为辛亥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4-02-08 00:00 来源:闽南日报 作者:苏通海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武昌首义的英雄们处于困苦之中,没有寒衣,缺少弹药,连饭都吃不上。但是,孙中山先生向列强借不到一仙,但他后面有千千万万矢志不移支

  华侨们并没因为中华民国的成立,而停止募捐支持国内斗争的步伐,他们还坚持开展多方位多层次旷日持久的募捐劝捐活动,甚至为成绩不佳而“大堪浩叹”。

  专门研究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经费的范泓先生说:“海外的中下层华侨,虽然人数居多,但捐出的皆为血汗钱,而革命党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果从1895年兴中会时期第一次广州起义算起到1911年同盟会时期黄花岗之役,历时十六年之久,中下层华侨再捐下去,已不堪重负。”

  民国元年八月叶扳桂先生从菲律宾来信说:

  黄开物先生伟鉴  

  ……无如近系埠中之态,大堪浩叹,如国民捐之倡办,沿街就户户遍处劝捐,于兹三月之久,不过捐有三万余元而己。此款皆系中等之流捐助,无得富者之一毛矣。以埠中闽侨之多,区区三万余元,实有天壤之别于粤人。他虽居小数,然而捐提者更多于闽人有一万元之额。稍有顾于大局者,无不掩面嗟叹!……

  专营外汇的中国银行是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1月24日批准成立的。大量南洋的捐款可能也是通过侨批局的汇兑网络送达国内革命党人手里。侨批局收费非常低廉,一封侨信,若干元大银,连同回信(回批),包括侨批局人员收信款,邮递,国内分信款,收寄回批全流程也才“四占”(四分)。

  经天一侨批局传递,菲律宾华侨林书晏于“辛十二月初一日”寄的黄开物侨批里说:“弟代闻安现三子在厦来垊推款,每星期有数书,诸同志无一赞成,其所为真不出所料”。

  新的政体中华民国刚成立,所面临财政窘境远非捉襟见肘所能形容。广东福建把希望的第一目光投向海外侨胞,尤其距离最近的菲律宾。上述《公理报》所公布的七笔捐款,就有二笔是捐给同盟会厦门总机关,对闽南漳泉厦等地的光复事业大有裨益,安定了闽南乃至龙岩长汀地区的社会。然将到南洋募款的大员所派非人,满口官腔,满身官僚,或原是清廷的镇压同盟会的打手走卒,菲律宾同盟会的“诸同志无一赞成”难道不是顺理成章吗?

  民国元年五月初五,同样经天一局送达黄开物批中,积极的同盟会同志林书晏说“闻岷近情,本月新政府派李君募债总办经己到垊,各社会亦甚欢迎。”

  真心为同盟会,为新政府办事,且与华侨们有共同语言,那么,菲律宾同盟会的侨胞们为了祖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使祖国能成为海外游子们的温暖怀抱,绝对任劳任怨而不悔!

  菲律宾华侨倾心倾力,捐钱捐躯,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支援国内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做出很大的贡献。以前因为资料的缺乏,菲律宾华侨支援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史实报导甚少。侨批和再次面世的《公理报》,是世人重新直对当时的宝贵资料。

  他们也与其它国家地区华侨一样,是中国革命的坚强中坚,这些历史上的小人物随着历史的嬗变几被淹没,百年前亲身经历的有关参与辛亥革命的这些“黄开物台启” 信札,就显得弥足珍贵。只不知黄开物先生的回批还存于世否?

  青年毛泽东曾撰文敏锐指出:溯源吾国民众的联合,应推清末咨议局的设立,于革命党——同盟会——的组成。有咨议局联盟请愿早开国会的一举,有革命党乃有号召海内外排满的一举。海外华侨的爱国热忱,对孙中山先生的拥戴,是辛亥革命胜利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