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革命军与归绥清军之战

辛亥革命网 2013-11-25 00:00 来源: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 作者:《蒙古族通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辛亥年)十一月底,山西革命军北上进军内蒙古西部地区,这是归绥新军起义失败后,联合山西革命军进行反清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山西

  1911年(辛亥年)十一月底,山西革命军北上进军内蒙古西部地区,这是归绥新军起义失败后,联合山西革命军进行反清斗争的继续和发展。这次革命军北上"再图绥远"(《辛亥塞北革命纪略》)。意在攻取归化、绥远二城,试图推翻清朝在内蒙古的统治,建立军政府。所以这次军事运动也是内蒙古辛亥革命运动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山西革命军,是在辛亥年十月下旬,清军卢祥所部之第三镇入晋攻取太原之后,由阎锡山"衣僧衣,骑毛驴,随从仅一人,只身至大同"(郑翰《辛亥革命在大同》,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01页),和当时正驻守大同的前归绥新军起义统领周维藩和前镇守雁门关革命军首领孔庚"三晋之人"会晤后组成的。革命军组成后,阎锡山仍为都督;孔庚任前敌总司令,兼第一师师长;李勉之任参谋长;王家驹为统带;周维藩任总参谋,兼第二师师长,刘少瑜为统带(《辛亥塞北革命纪略》,见《近代史资料》第53页)。其中,周维藩、刘少瑜皆是前归绥新军起义首领。孔庚、王家驹也是革命党人,原在吴禄贞部下任统领,吴被害后,他们从石家庄转入太原,分别被阎锡山任命为都督府参谋长和参谋。这支革命军在大同经过整编后,"闻口外义军纷起,始北走萨拉齐",并定计:"西行与陕军联络,北取包头、五原等处作根据,蓄锐养精再谋绥远。"

  十一月中旬,大军弃守大同,经保德州、偏关等地,各路齐向河曲集中,准备由河曲渡过黄河北上进军内蒙古伊盟南部。当革命军由保德州向河曲集中时,归绥清军惶惶不安。十一月二十二日,据绥远城将军堃岫奏报:"晋省击散余党,复聚河曲,势甚猖獗,归绥戒严,谨请旨速派重兵援剿"(《绥远城将军堃岫等奏》,《军机处折包档》)。时近月底,聚集到河曲的革命军已达2000余人。声言"先至包头,再赴归化",从而更使归绥清军惊慌失措。正如绥远将军堃岫奏报:"包头、萨拉齐虽现驻有兵队,均极单薄,难资抵御。惟此最要之托厅(今托克托县)、喇嘛湾等,部分空虚,兵力难顾"。如果"包镇失守,归绥危险至极,请饬派重兵,速赴包镇援救归绥。归绥为西北屏障,关系至为紧要。"(《内阁发绥远城将军堃岫署理察哈尔都统何宗莲,大同镇总兵陈希义电旨》,宣统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宫中电报档》)。堃岫在上奏的同时,又命大同镇总兵陈希义"就近酌拨兵队,赶紧开往托厅等处,籍资防剿,暂顾眉急"(《绥远城将军堃岫等奏》,宣统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军机处折包档》)。

  就在清廷"鞭长莫及"又当"归绥戒严"的危机形势下,山西革命军在阎锡山等率领下,已由河曲县踏冰渡过黄河北上,经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饮冰以代",步行数百里,于11月23日,到达包头黄河对岸的黑豆壕驻守。

  1912年(民国元年)1月22日,山西革命军在包头革命党人王肯堂、吴金山和会党刘长毛子的支持下,并由他们担任向导,"包头镇公行派人手持白旗出城迎接革命军队"(《辛亥包萨革命经过》,见《辛亥革命回忆录》五,第262页)。于是革命军在"人民欢迎中和平进驻"包头镇。当革命军进入包头后,"一日之间,旌旗变色,全市庆祝,欢声雷动"。还有"潜匿乡友家,伏不放出"的原参加包头起义之军政人员,"今闻大军来,天日重光,复仇有日矣。"自此,包头地区之革命形势大为高涨。

  山西革命军进入包头后,以樊恩庆为头目的清朝文武官员,吓得"张皇失措,鼠窜而逃"(《辛亥绥包革命史实纪述》)。但是,驻守在包头的革命军,由于在投机革命的阎锡山的把持下,未能一鼓作气,东下攻占归绥,而是默守包镇,裹足不前。阎锡山以"奉晋蜀北伐先遣军大都督"官衔自居,更以"时南京共和国已成立,中山先生当选为总统,宣布五族共和政体"之机,急于在包建立所谓"包东州"政权,致使归化、绥远二城的清军得有喘息机会。如革命军在包头驻守六天中,绥远城将军除调"营务翼长谭永发督率归绥各兵队迎头痛击"(《辛亥革命》六,第213页)。又调遣"满洲常备队的炮兵,赶到萨拉齐防堵"(《内蒙古辛亥革命史资料》第35页),还调来"察哈尔之李奎元督率步队一营零一队,马队一营、炮队一队、机关枪一队、卫生队少许"(《察哈尔都统何宗莲致内阁总理袁世凯电》,宣统三年十二月初十日,《军机处电报档》),以及由清朝派来的"第一镇也从北京开拔,阻挡阎军向东东进",增援归化、绥远二城。"阎军"从而失去战机。

  就在归绥清军频繁调动以防革命军东进之际,驻包革命军内部之同盟会革命党人积极策划攻取归绥大计,他们布告安民,禁止抢夺公物,实行公平买卖,秋毫无犯,除建立"包东州"临时政权外,安顿包镇地区社会秩序,招抚清军反正,对"旧有人员,完全留用"。凡是清朝的军官投诚,"每人发给五百两安家银子,眷属不便随军的托教会的外国人给保护"。革命党人还写信给萨拉齐厅同知呼(胡)延庆,"今照常办事,不得擅离职守"。革命军部下的回族军官马占元和李德懋前往石拐沟一带,招抚回族人民参加革命军。与此同时,革命军派"李德懋和刘长毛把五原厅的监狱打开,把罪犯和死人沟'梁山'上的一些精壮流浪汉补充了队伍"。还令"全城的铸铁炉和熟食行业,日夜加工铸造弹丸,烤烙干粮"(《辛亥包萨革命经过》,见《辛亥革命回忆录》五,第262页),以备进军攻占归绥之用。经过革命党人的宣传活动,包头附近降附革命军之清兵达500余人。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