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潮州黄冈起义创造民主革命“六个第一”
辛亥革命网 2013-10-16 00:00 来源:潮州日报 作者:张烈松 吕德荣 张金生 查看:
丁未潮州黄冈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亲自策划领导的首次反清武装行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据有关史料记载,这次武装起义创造中国民主革命“六个第一”。
1、第一次任命国民革命军干部
据冯自由《革命逸史》一书所讲,“丙午某月孙总理自日本至新加坡,雪湫素仰总理者,挽张永福为介,即加入同盟会。时总理方有志图粤,闻雪湫历述早年在潮州经营革命经过,及其所配备各地之潜势力,深为嘉许,立委任为中华革命军东军都督,使在粤省东江各属相机发难。自丙午(1906年)同盟会本部编定革命方略以来,总理依据方略以委任都督,雪湫实为第一人。”
(见冯自由著《革命逸史》第二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3—190页;《丁未潮州黄冈起义史料辑注与研究》第174页第4行至第9行。)
2、同盟会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据沈英名《丁未黄冈革命记翔》和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国父提倡革命,于1895年组织兴中会,1905年即改组为中国革命同盟会,丁未之役为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军事行动。
(见沈英名著《丁未黄冈革命记翔》,原载《泰国饶平同乡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刊》;《丁未潮州黄冈起义史料辑注与研究》第264页第13行至第14行。)
3、第一次使用青天白日旗
1929年2月22日纪念黄冈革命烈士筹备处呈国民政府及广东省政府文中“呈国民政府文之一”称:“民国纪元前六年,先烈余既成、陈涌波、余通暨永兴等,奉孙先总理之命,来潮州组织革命军,越明年阴历四月十一日,即起义于黄冈,诛满奴城守许登科,柘林司王绳武,枭其首级,传示民众,打倒满清,黄龙旗高竖青天白日帜。旋与满清潮州总镇黄金福相持于■洲山,彼既凭高临下,我则仰面扑攻,高低之势既不相如,枪械之利又甚悬绝,疲兵久战,一以当十,然既成等一呼,劳烈士皆沫血饮泣,誓死奋斗,计血战三昼夜,死伤烈士逾三百焉!后因饷弹不继,援绝济穷,不得已暂时收束,以图后举,事虽未成,志足悲矣。而我青天白日旗之飘扬于我领土之空中五日者,实以此为第一焉。”
在冯自由《革命逸史》一书中的潮州黄冈革命军将领列传——陈涌波中也记述:“涌波领队为前锋,由北门入击协署,冲锋所至,连歼蔡弁队兵多人。敌据北门死力抵抗。涌波乃亟纵火焚毁协署左侧之昭忠祠,以寒敌胆。在火光熊熊中,众见义军中有勇将,手持青天白日旗,叱咤冲突,亲冒锋镝者,即涌波也。清都司隆启率所部抗拒一夜,卒不能支,遂缴械纳降。涌波即在旧都司署设立军政府,布告安民,且集义师全军拍照纪念。照中右侧有人高持青天白日旗者,亦即涌波(图照已载《革命逸史》第一集)。”
林凤文著《南洋华侨与黄冈革命战役》一文更提到:“至丙午(1906年),黄许偕陈芸生、萧竹漪南渡星洲,面谒孙中山先生于晚晴园,申诉闽潮两地,布置情形,运动成绩,并同时加入中国同盟会,连同一气,蒙中山先生面授方略,即委许雪湫为中华革命军东军都督,颁赐鹰球图章,用为他日举事钤记。再过旬日,许雪湫、黄乃裳、陈芸生、萧竹漪诸人,重返潮汕,分途入内地行事,临行由林受之将中山先生在晚晴园与同志倡议创制之青天白日倘地红国徽式样,交许带去,嘱其如式制办,以备将来起义之用。”
(见新加坡晚晴园藏书《黄冈革命史迹》,林凤文著《南洋华侨与黄冈革命战役》一文;冯自由著《革命逸史》第三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7—271页;《丁未潮州黄冈起义史料辑注与研究》第134页第6—14行,第188页第13—18行,第224页倒数第1—4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