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辛亥百年(3)
辛亥革命网 2011-10-0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周琪安 查看:
周围的老百姓都知道这里住着一位大将军还是韩国的大将军,十分的敬重,并引以自豪。曾祖父死后,埋葬他的那座青山后来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将军壩,以此命名不光是好说好记,更多是借将军的威名庇护保佑乡民,荫庇村民。1994年我们回家乡祭祖,山下仍有村民义务为我家守祖坟。我父亲非常感动拿出了钱给那个老爷爷,那个老人死活不要,说将军威名盖世,我们住在山下举手之劳,将军保佑着我们咧……我们的祖先怎么个保佑他们家,恐怕只有他知道,这钱他老人家就是没有收。
曾祖父的威名怎样,当时我并没有在意。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才恍然大悟: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一般来说,清朝共在中国各地设置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就台湾清治时期而言,台湾总兵或台湾镇所辖军队,通常属于福建陆路提督与福建水师提督所管辖。
听父亲讲曾祖父从朝鲜带回的夫人及跟夫人一起陪嫁过来的朝鲜女仆都不会将中国话,也闹出不少笑话。有一次,曾祖父看见自己的一个男佣头泡脸肿、嘴唇肿得翻起,老人家嘿嘿地笑着对他说:你偷嘴了吧……男佣痛苦的点着头,很不好意思。在朝鲜进补人参用水蒸煮或炖汤后,只喝汤水,人参本身煮好后要捞出来丢掉。朝鲜夫人不会说中国话,每次将煮好的人参捞出来后放在盘子里叫男仆倒掉。男仆听不懂朝鲜话,看着夫人和善的笑容以为是要他吃掉,于是拿下去躲到一角偷偷的将它吃掉了,还生怕被其他的佣人知道。结果吃了几次后,人就不对劲了。你想呀,这个高丽参是旺火大补的保健品,哪容得白口吞噬,因此落下笑话。据说曾祖父的高丽参很多,与高官的礼尚往来都是赠送尚好的高丽参。后来,我的祖父周士仪在长沙参股世一堂药店就出了很多名贵的高丽老参。
刺杀袁世凯
曾祖父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是保皇分子。当得知儿子周士仪跑到武昌参加乱党暴动,就暴跳如雷,认为是祸及九族的大逆不道的行为。必须改弦更张回归正统。派人到武昌找儿子,要赶紧脱离革命党,加入清军剿杀阵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周士仪当然不会听从他的。如今,袁世凯当上了民国大总统,在他看来,自然就是儿子能够回归正统的机会了。说来也巧,正在这个时候儿子周士仪居然也从上海回到了长沙。他是受陈其美的指派想利用周父与袁世凯的特别关系接近袁,利用在袁身边工作的机会干掉这个窃国大盗。周文斋看到儿子回老家并脱离了乱党,心里十分高兴,认为儿子懂事了,知道了是非曲直。当得知儿子的想法和要求后,二话没说赶紧修书一封给大总统袁世凯。在这封信中想必无非都是些祝贺、感叹、叙旧之类的言语,但是信的关键用意就是恳请总统给犬子在北京总统身边谋得一份差事。祖父兴高采烈的拿了这封极其重要的信函,揣在怀里,估计马上就去了北京。
在北京见到袁大总统后,总统见是昔日老上级的儿子前来求职,二话不说委以重任,周任袁部拱卫军中路统领部中校副官。1914年7月升任上校帮统代理统领之职。谁都知道,这个袁部拱卫军实际就是大总统的禁卫军。主要任务是保卫京城的安全的,是袁世凯最信任的嫡系部队。祖父在大总统的身边,这么快的得以升迁,除了有曾祖父的关系外,还着实依靠自己的力量,凭借自己的才干和勇猛,浴血战场、不怕牺牲,真是继承了曾祖父湘军敢于打大战、恶战的凶猛,勇猛杀敌,累立战功。1914年年7月,年轻的周士仪率部围剿白狼军,大获全胜,歼敌1600余人。其因作战勇猛,腹部受重伤,经抢救幸得痊愈。次年1月,因功升任署中路少将统领。
关于白狼军史料这样披露:五省督剿白狼,是民国成立以来北洋政府镇压农民革命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其战区范围之广,作战时期之久,动员兵力之多,都大大超过了对付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之役。白狼军飘忽如风,每天能走一百二三十里,同样路程官军要两三天才能走到。白狼军避实就虚,不打攻坚战,官军也没有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所以兵来“匪”去,兵去“匪”来,两下很难碰头。白狼军攻打某一重要城镇时,往往马不离鞍,兵不卸甲,昼夜趱程,衔枚疾走,使官军猝不及防;而当他们变更战略改向他处活动时,则又悄然不知去向。白狼军仅有一万多人,而官军动员至十多万,段祺瑞、张镇芳、赵倜、王占元、张锡元、王汝贤、陆建章、张敬尧、刘镇华、张凤、倪嗣冲、马福祥、阎锡山这些战将,都曾经是白狼手下的败将。赫赫不可一世的大独裁者袁世凯,被白狼军打得亡魂丧胆,坐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