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拾贝——曾祖父与外祖父的点滴事迹(3)
辛亥革命网 2011-05-2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陈曙霞 陈朝晖 查看:
辛亥革命元老方觉慧之子方定一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方觉慧先生》一文中还记述了外祖父石润金帮方觉慧先生跟袁世凯政府打官司之事:“七月九日先生(方觉慧)经南京武汉乘火车返回北京,七月十二日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发表檄文声讨袁世凯,廿日蓝稽查长奉王天纵之命,预警次日清晨之前警总将来突袭搜查,嘱盼有所准备……次日大批军警果至,搜查不出任何证据,却将印刷机器捣毁,先生与蓝剑豪商议,聘请国会议员兼律师石润金提出诉讼,结果由袁政府赔偿三千元。”
1920-1930年之间,外祖父曾在北京大学任教,编写了很多法学教材,现在网上⑤有人整体转让的个人收藏清末民国法律专题图书中还有外祖父石润金与罗永绍合编的《民法总则》(3册)。
二、高风亮节
我们儿时常听长辈谈及曾祖父陈嘉会拒绝袁世凯的高官诱惑、外祖父石润金拒绝袁世凯重金收买及拒绝曹锟贿选的往事,引以为豪之外,长辈的用心重在塑造我辈之人格精神。
1、曾祖父陈嘉会
记得儿时听家父忆及曾祖父拒绝袁世凯的高官诱惑之事,说曾祖父当年以黄兴秘书的身份,随孙中山黄兴赴北京与袁世凯会谈,发现袁在暗中监视孙黄的行动,即让其提高警惕。袁知道此情况,就对曾祖父以高官(国务院秘书长和教育总长)相许,被其愤然拒绝而慨然南归。临行赠诗黄兴:“消渴相如且归去,不因封禅访名山。”我们当时对孙中山黄兴的名字已有耳闻,知道他们是革命领袖,不过想不出国务院秘书长和教育总长是什么官,当时还曾问过家父,家父解释说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和教育部部长,但我们还是想不出个究竟,只是隐约感觉是国家(中央)的大官。不过,在我们懵懂的意识里,高官厚禄有价,人格气节无价的概念却因此烙下了永久的印记。
关于此事,黄兴之子黄一欧在《回忆先君克强先生》⑥一文中说:“据随先君入京的秘书长陈凤光(陈嘉会)告我:先君至京时,袁世凯表面上殷勤接待,礼遇甚优,并请中山先生和先君提出组阁人选,而暗地则密派心腹随时侦察先君的行动。”李积芳(第一批同盟会会员,国会众议院众议员)之子李锐在《直言》中有这样的回忆:“母亲同我谈过袁世凯对陈伯伯(陈嘉会)的关注。袁大总统接见全体国会议员时,礼仪隆重,大多着大礼服,袁一一握手。见到陈时,手握得很紧,而且连说‘仰仗,仰仗’。陈伯伯当时同父亲议论过这一情节:决非好兆头。”
曾祖父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此大义,在国难当头之际则更显气节。
据家父回忆,民国二十七年(1938)张治中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时,任曾祖父为临时省参议会第一副议长,他四处宣传抗日救国,后为不在沦陷区当亡国奴,举家避难,虽辗转流寓东安、桂林、靖县等处,仍经常应邀外出演说、发表文章,鼓励民众抗日。日寇占领衡阳后,曾祖父率全家乘东安沦陷前最后一列离开东安的火车至桂林,后又辗转至靖县。当时,曾祖父说,若东安沦陷前自己未能离开,落入日寇之手,日寇定会利用自己的名望让自己出任维持会长一类伪职,那时,自己就唯有一死以明志了。
这些事迹在亲友中广为流传,人们除敬仰其高风亮节外,更视之为我们家族精神的传家之宝。陈家的后人,没有出过一个卖身求荣之徒。
我们的祖父陈广忠,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水利工程系、美国佛吉尼亚军校骑兵科),回国后报效国家,曾在交通运输、赈灾、军运等部门任要职,廉洁奉公,1939年任天水行营中将参议时被日寇炸成重伤,其后家里经济一度十分拮据,据家父回忆,尽管当时曾祖父和祖父都还有一定收入,但有时甚至连支付家父和叔父的学费都很困难,家里还曾打算让小学毕业的叔父去读免交学费的初级师范学校。
2、外祖父石润金
无独有偶,外祖父石润金也曾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据《桃江人物》记载:“民国二年(1913),润金当选为众议院议员,袁世凯的亲信杨度为了拉他投靠袁氏,力劝他脱离国民党,只要登报声明,就送酬金三万元。润金闻言大怒,以为侮辱了他的人格,立即痛斥,坚决拒绝。”这件事陈曙霞似乎自从有记忆就知道,但是记得,外祖母和舅父都说那人当时送来的不是钱币,是黄金,被外祖父一顿痛骂,轰了出去。
外祖父拒绝曹锟贿选之事也被族人亲友传为美谈。据《桃江人物》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黎元洪复总统职,重开国会于北平。次年发生曹锟贿选总统的丑剧,凡议员投他票者,即以车马费为名贿以银洋五千元。润金甚为厌恶鄙弃,愤然离京去上海,时人以清流目之。”
“润金品质高尚,为人诚挚,言语讷讷,不善交际。平时办事清廉,不购置产业,晚年颇感贫困。”(《桃江人物》)
此高风亮节同样被视为精神之瑰宝,传于后世。石家的后人,同样没有一个卖身求荣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