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百年情谊 传承首义精神

辛亥革命网 2021-09-30 13:5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经熙 查看:

我在退休后,自愿加入了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在这里,补上这场由孙中山领导下的,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极其生动的一课,赓续百年前由我们的先辈结下的情谊,为此而深感荣幸和欣慰。

  那还是2009年的冬季,我已从工作单位退休,时间充裕了许多,就想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当时距离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时间已经临近,我联想到先祖父刘家佺曾在德国参与同盟会旅欧支部的创建,回国后又投身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和阳夏保卫战,我便希望结识在汉的辛亥志士的后裔(以下简称“后裔”),一同参加纪念辛亥革命百周年的活动。

  我们家和著名的辛亥耆宿喻育之先生有过“世纪情结”,也就是从首义爆发伊始,两个家庭之间的交往一直延续下来。经喻育之的女公子喻安澜介绍,我首先登门拜访了武汉辛亥“后裔”的“精神领袖”熊辉老先生,熊老是打响首义“第一枪”的志士熊秉坤之子。我的造访受到熊老的热情接待。交谈中,熊老对先祖父被清廷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赴德国留学,在德期间,和同时留学德国的鄂籍学生朱和中等,秘密组建反清组织,并亲自接待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赴欧一事,很感兴趣,鼓励我对赴欧洲留学生参与反清活动的那一段经历,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在熊老家里,我有幸看到1946年在武昌创立“辛亥首义同志会”时,登记的志士的花名册,先祖父刘家佺的名字和喻育之、熊秉坤、李四光、窦秉钧、耿伯钊等,近四千余先贤的名字赫然在列,心情万分激动。

  也就在那段时间里,中南民族大学的赵永刚和杜武親两位学人,出于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崇敬,发起创办了“辛亥革命网”,联络在汉的众多“后裔”,共同追忆、学习、探讨这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革命运动的意义。他们艰苦创业的情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从中深受启发。

  我收集到家里存留下来的资料,撰写出七千二百余字的《菁英报国情》一文,比较系统回忆了先祖父从晚清时代的一介书生,在科举考试中获取过功名,在清王朝体制内享有优厚俸禄的官员,逐步蜕变成君主专制王朝的掘墓人的曲折经历。《菁英报国情》一文发表在“辛亥革命网”上,获得了将近三万的点击量。

  在这段时间里,我陆续邂逅多位辛亥革命志士的后辈,其中有蒋作宾之子蒋硕忠高工、蔡济民之孙蔡礼鸿教授、张难先之孙女张铭歌教授、吴禄贞之孙女吴厚婉女士、窦秉钧之孙窦登洪先生等。在腐朽不堪的满清王朝面临列强瓜分的危难时刻,我们的先辈,是最早觉醒的一代俊杰,他们视高官厚禄为粪土,不畏挫折,不怕牺牲,奋勇投身到反清革命运动,百年之后,他们的后辈能够又走到一起,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铁血岁月,续上先辈的友情,其意义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

  经过刘重喜、姚时章、向虎雏、沈梅娣、熊永铸、叶光明等“后裔”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以下简称“首研会”)于2013年秋得以成立,至此,广大的辛亥志士后裔有了自己的组织,我们可以聚在一起,探讨和交流在这场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革命运动的丰功伟绩。在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和广大“后裔”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开始走上了系统化、正规化的轨道。

  我陆续撰写了《百年前的身影》、《祖父心目中的张之洞》、《蹒跚心路 踯躅前行》、《首义旗下的同龄人》等文稿和后裔活动报道等,还和蔡礼鸿、刘建林、刘宝生等各位“后裔”,担任“首研会”期刊《辛亥首义—— 学习和研究》的编委,为期刊顺利发行贡献绵薄之力。

  通过这些活动,我对于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先祖父在这场革命运动中的表现和作用,也更加清晰、更加立体地展现在我和我家成员的面前。

  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前夕,海峡两岸的辛亥志士后裔的交流增多,我和内人曾随熊辉、熊永铸父子,一行回访祖国宝岛台湾。在那里我查阅到两份珍贵的文献资料:朱和中志士撰写的《欧洲同盟会纪实》,和宾步程志士撰写的《记总理在欧洲组织同盟会事》(均为手稿,前者曾收录在196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辛亥革命回忆录》)。在这两份文献中,详尽记述了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1904年底赴欧,在留学生中筹建反清组织和筹集经费的经过。孙中山先生在德国逗留期间,先祖父和朱和中、宾步程等,作为鄂籍留学生代表,一直陪伴在中山先生身旁达十二天之久。他们聆听领袖的教诲,商讨革命方略,筹建“兴中会”旅欧支部(“同盟会”前身),并宣誓入盟,誓词为“X X X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志矢忠,有始有卒”。这段在孙中山先生身边的经历,必然对祖父的终身产生刻骨铭心的影响。

  朱和中和先祖父同为晚清武昌武备学堂同窗,又一同被派往德国学习军事。武昌起义爆发,朱和中奉领袖孙中山之命,在德国设法延缓清政府购买的大批德国军火运回国内,转而交由起义军接收。回国后参加“护法运动”,曾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

  朱和中为我省建始县人,和我家私交甚密,还认我的姑母为“干女儿”。2017年夏,我到建始看望在那里扶贫的“首研会”会长蔡礼鸿教授,在蔡会长引导下,我们一起到朱和中先辈的故居晋谒,寄托对百年前的一代英豪的举世壮举的景仰之情。

  辛亥元勋蒋作宾志士和先祖父,从国外留学归来后,经过清廷遴选,在1909年同时进入清政府陆军部,并担任科长(蒋后为司长),享受着优厚的俸禄,但他们无时不以国家兴亡民族大义为重,和拱卫京畿的吴禄贞将军合谋,用先祖父生前的话,是冒着“将头颅系在裤腰带上”的危险,密议推翻清王朝。武昌起义爆发,他们便毅然和清廷切割,投身革命阵营。抗日战争期间,蒋作宾和先祖父又随南京政府撤离到重庆,两家同在北碚天生桥乡下,比邻而居,直至抗战胜利。我和蒋硕忠高工,每谈及我们的先辈以国家社稷存亡和民族兴衰为重的家国情怀,大有高山仰止之感慨!

  “后裔”窦登洪先生,其祖父窦秉钧将军,在阳夏保卫战中,任起义军第三协协统(旅长),先祖父任第三协参谋长,两人并肩战斗在武昌青山一带叫做“两望”的地方,架设炮兵阵地,隔岸轰击刘家庙车站,以防止清军增援,并计划架设浮桥为重新夺回汉口做准备,在战火中结下深厚的友情。窦登洪的外祖父是近代中国文学巨匠许地山先生,他的母亲又是我的高中老师。在和这位名门之后的交往中,深感他古道热肠,潜心研究辛亥首义成功后展开的“北伐”壮举,为此写下近百万的文字,很值得我学习。

  在和诸多后裔的交往中,我感触最深的是,辛亥革命之所以在武昌爆发并取得成功,绝非偶然,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当时最早觉醒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看清了世界潮流,自觉追随革命领袖孙中山,义无反顾地去挑战绵延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并一举战而胜之,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其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发言指出的:“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从此,“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成立于2013年秋的武汉市辛亥首义研究会,已经走入第九个年头,我感到欣喜的是,我们“首研会”的成员一直遵循我会宗旨,继承革命先辈“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从自身做起,努力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为把“首义之区”的武汉,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添砖加瓦。

  熊永铸秘书长和李声英老人,曾作为辛亥志士后裔的优秀代表,先后受到过胡锦涛和习近平两任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蔡礼鸿会长虽年过七旬,仍常年在恩施山区开展技术扶贫工作,荣获党中央组织部颁发的“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奖。省政协委员卢纲,以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担当,不辞辛劳,献言献策,被全国政协评选为“全国最美基层政协委员”,湖北省仅此一人。一级摄影师刘建林、民俗专家万学工等后裔,更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专长,在向世界推介首义文化,发掘武汉市的革命遗迹和改善武汉的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可载入史册的成绩。

  更为难得的是,第四代“后裔”马静医生,是辛亥志士马祖全将军的曾孙女,在2020年初和新冠肺炎病毒殊死搏斗的战役中,英勇奋战在抗疫斗争第一线,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光荣赴京领奖。

  一个社会团体,其成员能够做出如此高规格的业绩,实属罕见 。在我们的“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旗下,确实汇集了一批有觉悟、有担当、有能力的优秀人才。以蔡礼鸿先生、 熊永铸先生等人组成的这一届理事会,率先遵规守纪,团结进取,以超乎寻常的成绩获“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还多次获得省市社科院,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主管部门的表彰,可谓实至名归,已成为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团体。

  我在退休后,自愿加入了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在这里,补上这场由孙中山领导下的,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极其生动的一课,赓续百年前由我们的先辈结下的情谊,为此而深感荣幸和欣慰。

  我和广大的首义志士后裔坚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党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就一定能谱写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我们的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理事会即将换届,我也坚信,新一届的理事会一定能够带领辛亥志士的后裔们,在推进“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工作中,继承并宏扬“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经熙 写于2021年8月 武汉

1946年在武昌成立的“辛亥首义同志会”的志士花名册(局部)

和蒋硕忠先生合影

理事会成员合影(会长蔡礼鸿出差在外)

理事会部分成员和辛亥元老董必武主席之孙董绍壬先生(中)合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