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遵义杨兆麟的政治思想(6)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 作者:翁仲康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遵义著名人物杨兆麟从拥护帝制、主张维,辛亥革命前后遵义杨兆麟的政治思想,

    其次,他论述讨伐袁世凯必定成功:“袁氏戊戌一役,反复舅,巧”,“辛亥国变,内则欺人孤儿寡母,外则以手段劫制孙、.黄‘:,如隋文帝“以诈取天下”。论袁氏“功德逊干警、马、暴虐则过予莽新,而卖国之举,普天下同愤。以此求成,是犹缘本”。他不但以中国历史证明囊氏必败,还3;拿破仑,为佤:拿破仑“欧西盖世之杰也,其兵.力避予全欧,易置侯王,分封子弟,植基巳固,然后改民主为帝国、而联军一至,败不旋踵”。“以袁氏之才勇比于拿翁,不及万万,而植基之薄,仅同片纸,败亡之速,岂待耆龟”。这反映他以中外历史为镜,观察袁氏,相信讨袁必胜,帝制必败。

    最后论述讨袁与川军的利害关系:“袁氏之不信任川军由来已久。自安定北上,曲逆而来,统率万人,分扎要隘.迹类驻防,情同监视。关川军尚有何人应防应监者,不过公与二师师长刘公耳。公与刘公……屡建大功,去之则无名,留之则不信,于是以陈坐待其隙而徐图之。两年之间,各省易置将帅已遍及矣;其以本人拥重兵者,东南半壁仅公与刘公及滇省唐公,吾黔刘公四人而已”,“故识者尝谓滇黔之唐刘,袁氏所急欲去而我辞以去者也”!陈述以上利害得失后指出“公今日所处之地,其于大局,一举足便有重轻,其予自身,一反掌便成祸福”,促其“速定大计,早竖义旗”。

    杨兆麟在信中尚说:“盖民权之于专制,民主之于帝制,皆进化之公例,其灌输于人,犹海潮之来,一拥而不可遏……此种潮流,奔腾吾国。来势虽缓,蓄力愈大,虽有贲育,岂能逆之。”映他政治上拥护民权与民主,反对帝制与专制,思想上已有较深的理论基础。    北路黔军从1916年2月14日向綦江发动进攻,中路直取九盘子。战斗地形对黔军不利,但熊其勋率军英勇善战,最后占领九盘子全山。中路告捷,左右两路推进,北路黔军声威大震。熊其勋在讨袁战争中立下功勋。但在1917年戴刘之战中,在成都被杀。消息传至遵义,杨兆麟为此作《祭熊中将文》。

    杨兆麟在文中论定熊的功劳,并言及他与熊的往来,“奉Il师而事次兄”。“服公之勇,感公之忠诚,定交于晚岁”。评论熊的死。坦率地指出“称无名之师,轻于一战丽死,冤稗于世程”,“志犹是护国之志而愈见艰贞”,“死犹是为国而死,而凭损哀荣”。哀悼之情溢于言中,其中明大义,令人可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