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遵义杨兆麟的政治思想(5)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 作者:翁仲康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遵义著名人物杨兆麟从拥护帝制、主张维,辛亥革命前后遵义杨兆麟的政治思想,

    1913年4月周恭寿受委来遵义。先任府政后任县政。周重视文教。杨兆麟倡议续府志,获得支持。杨因此赋诗说:“百年岁月易骚骏,笔墨生涯苦又寻。”)这与他在上海时把自己看得“轻如鸿毛”、“穷愁怨语”,)思想已大变了。从消沉变为珍惜时光。1915年杨兆麟为募修袁(玉锡)公祠著文,文中有“今世局日新,万端待作”等语,)一反以往“叹奈何”、“后事总蹉跎”的消极态度。

   从以上杨兆麟返遵后的诗文中,可以知道这时他的政治思想已经转变。1915年12月他在遵义投身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

五、支持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5年12月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兴起,这时杨兆麟的政治思想与革命派一致,池支持护国战争,与名将熊其勋还有一段佳话:

    谌与熊其勋郊游,有《熊克成招游桃溪寺漫兴十四首》,其中写遵义名胜桃溪的景色:“十里溪流曲曲深,水边时掠翠毛禽。”“此溪绝是高梁水,一碧无尘荇藻肥。”“冈峦团簇作围屏,帘幕撩人眼角青。楼下荷花楼上佛,一齐含笑礼山灵。”写遵义城景:“百尺长虹跨水明,南塘缭越绾双城。穆家川上源头远,流出山来总是情。”表达他热爱家乡的思想。

    杨兆麟为护国战争写的两篇文章,已成为他坚定站在共和立场,拥护讨袁的珍贵文献。1915年12月29日他为熊其勋作《临发致重庆镇守使书》和1917年8月他为遵义祭奠熊其勋“死于川难”写《祭熊中将文》。护国战争由云南、贵州发动。蔡锷为护国滇黔军总司令。出征黔军编力护国第一军右翼军,下辖东路、北路黔军。北路黔军由戴戡率领,战争目标是出黔北,配合川南护国军主力,夺取綦江、重庆,熊其勋的第三团与和继圣(和出走,由副团长胡忠相继任)的第六团合编为一个梯团,约3000人。熊任梯团长。熊军驻遵义三载,出发前杨兆麟代拟文稿,洋洋三千字,充分发挥他的博学与善辩。此信首先论述为什么要讨伐袁世凯:“计吾辈第一次革命,国内二十行省死者几何?生者其身份财产损失几何?吾辈所以出此最重、最痛代价者,非为求此神圣之民权耶?今则推倒一皇帝,仍拥戴一皇帝,且推倒一虽不福我,尚不虐我之皇帝,而推戴一既能害我,复将餮我之皇帝,而其原动悉出自我军人之手……吾辈果具天良,生何面目次对同胞,死何面目江见先烈?”反映他歌颂辛亥革命,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思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