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张謇立宪的政治思想和活动(6)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 作者:李玉勤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张謇(1853~1926年),江苏南通人,晚清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同时,还是一位立宪,辛亥革命前张謇立宪的政治思想和活动,

    第二,他的立宪思想和活动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探索。应该说立宪在当时是一种时代要求,尽管与同时兴起的民主革命运动相比,它是驶向同一方向的一列慢车,并在改造还是推翻清政府的问题上各执一端,相互对立,但在否定君主专制制度这个根本点上却是一致的,在向西方学习以及向学习西方卓有成效的日本人学习这一点上,也是并行不悖的。毛泽东所描绘的“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历程中,同样有着张謇的真诚的立宪主义者的足迹。

    第三,他所领导的立宪运动促使人们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立宪运动的失败彻底暴露了清廷的顽冥不化,使不少人丢掉了依靠这个腐朽朝廷的改革去实现民主宪政的幻梦,从而对辛亥革命的爆发客观上起了舆论动员作用。这种警醒作用影响所及也包括张謇本人在内,他在~份电文中就清楚地表明对这个无可救药的朝廷已经失去了信心:“自先帝立宪之诏下,三年以来,内而枢密,外而疆吏,凡有为违拂舆情,摧抑士论,剥害实业,损失国防之事,专制且视前益剧,不一无与立宪主旨相与。枢密、与要吏,皆政府而代表朝廷者也。人民求护矿权、路权无效,求保国体无效,求速开国会无效,甚至求救灾患亦无效。”同时,立宪派的成员在宪政失败以后,也参加了革命,而且实际主宰了各地方的实权。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张謇领导的立宪运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提供了条件。立宪运动,虽败犹荣。    张謇主张和推动立宪的思想和活动是中国近代民主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他所领导的立宪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前对他所谓的“只求改良害怕民主革命”的评价实在有失历史公允。只要坚持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张謇的一生进行全面考察,我们就能对他得出一个科学、公正的结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