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亥革命前后社会风尚的急剧变化(3)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胡大泽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辛亥革命前后,论辛亥革命前后社会风尚的急剧变化,

 与西服盛行的同时,西餐也有人欣赏。在上海“遇有佳客,尤非人菜花酒,不足以示诚敬。”在重庆,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各城镇的西餐馆纷纷开发,天津市内就开发有十一家。又随着欧风美雨的传来,西式楼房与西式家俱也进入到一些城镇。沈阳的建筑宏丽,悉法欧西,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亘达数十里;汉口屋舍亦极壮丽,且高楼人厅亦甚多;杭州西湖多别墅,且人率为西式之建筑,有人将“愿把西湖比西子”句改为“近来西子作西装”。人们对洋楼的配套设备,也以追求洋式为荣。一楼一底的洋房,多配有亭池或花园,电灯和自来水是必备条件。室内陈设也以富丽堂皇为目标,如上海“从前家中陈设不过榆树器具,及磁瓶铜盘,已觉十分体面。今上海人红木房问,觉得寻常之极,一定要铁床皮榻电灯风扇,才觉得适意。”有昀旅馆以“一切器具均仿欧美式样”20为广告,以广召顾客。对这股崇洋西化的社会风气,有人不满地说:“中围困缎甚好,偏爱穿外国缎”,“中围戏甚好,偏爱外围戏,中国话甚好,偏爱说外围话”,“中围菜甚好,偏爱吃外围人餐”,“中围之学堂甚好,偏爱进外围学堂,中国之女人甚好,偏爱娶外围老婆。”总之,去土崇洋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切外围的东西都是好东西,这一类思想正在这时开头,所以全身服饰尽是外围货,在青年仍也丝毫不觉得可羞。”

   同时,由于西方商品经济的入侵,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的诱惑,中围社会由封闭式而逐渐转向开放式。虚华和奢靡的风气也日渐盛行。先后在中围领土上兴办起:轮船、铁路、电报、电话、报馆、书局、学院、医院、戏院、公园、游乐场、育婴院、电影等近代化的交通与文化设施。灯红酒绿、五光十色、琳琅满目、芬芳扑鼻、诱人纵欲放荡,追求享受的社会风气日渐形成。  

 这种奢靡的社会风尚,十九世纪末在通商人邑便有所滋张,逮及宣统辛亥以还,政体改革,风俗亦凶以移易,奢侈日甚,不知所届。武昌起义后,在纵情主义与个性解放的思潮影响下,奢侈之风有所发展。一位记者在“光复之后,曾驱车至我国通都人邑,如武汉、南京,上海、天津、北京,意以为当兹风雨飘摇之际,我围民宜如何减衣缩食,尝胆卧薪,以维系一发千钧之民国。乃入其境,观其风,而饮酒狎妓自若也,观剧豪赌自若也,变本加厉,有加无已。”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不仅存在于地主买办豪绅之中,而且在达官新贵中更为突出。“官僚也,议员也,政客也,元勋伟人也,以及办学务办公益之绅董也,惟日孳孳,莫不以攫取金钱为首策,目的达,腰缠富,取精既多,用物斯宏,溺情于声色赌博者无论矣,既宫室车马服用筵宴之类,亦超过王侯而不以为奢,精神上无一事堪与欧美仿佛,惟用度之奢侈驭鼹乎将凌欧而轶美。”嘲奢侈之风又导致消费性行业的兴旺,茶社酒馆的林立,娱乐场所的增加,都是风俗奢靡的表现。上海的旅馆游戏场舞台相应而起,日有增益,务以导淫侈败闲检为事。吸鸦片、搞赌博、玩妓女、讲排场、闹阔气,争奇竞艳,纵欲求乐之风,由城镇传到农村,由沿海遍及边区,由上层影响下层,由官绅带动群众。这股歪风对社会生活起了一定的腐蚀作用,并助长了盲目崇尚西式生活的邪气。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