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南与《王家营志》

辛亥革命网 2012-05-3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张震南文史兼擅,博涉多通,博览深研,尤嗜于史学和修辞学,专研最深。其执教50年,辛劳一生,成绩斐然,桃李满天下。在教学和学术上取得
 

  张震南文史兼擅,博涉多通,博览深研,尤嗜于史学和修辞学,专研最深。其执教50年,辛劳一生,成绩斐然,桃李满天下。在教学和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其编撰的《国史通略》、《通志总序笺》、《中等学校应用文》等专著出版后,畅销多年,尤以《通鉴学》深得史学界推崇,曾被选送到莫斯科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此外还著有《成语四论》、《修辞基本功举要》、《四史读记》、《先秦两汉文论》、《清政十论》及诗词数百首。尤重家乡地方文献,曾纂修《淮阴风土记》、《泗口考》、《王家营志》。

  张震南自冠以来,沉浸载籍垂二十载,尤颛于史。世居淮阴之王家营。王家营之名,昉于有明,立营、立镇。明洪武元年,定河洛,太祖北巡,舟师入淮。是日巽上风多,扬帆飞帜,不二时而达河、淮二水相合之处。营在明清时着称淮北重镇,直南朔冠盖之冲。今虽陵夷,碉垒犹昔。张煦侯于其故里,搜采旧闻,并辑私志——《王家营志》,自言为淮阴支志之一。既脱稿,持以见示,展诵数四,益信其有良史才。其书立限精严,择言雅粹,寖寖入古,足与咸、光、宣清河三《志》并传不朽。以《王家营志》六卷尤为著称。民国22年(1933)由 扬州胜业印刷社(线装)刊行;2005年又经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

  张震南(1895-1968),字煦侯,以字行,笔名张须,其书斋名曰秋怀室。现代学者,淮安府清河县(今淮阴区)王营镇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出生于一个亦商亦农的殷实之家。1968年卒于合肥师范学院。

     其生父张锦睦先生,幼秉母教,长入县学,性格通朗而尚节义。光绪末年,曾南游沪上,结识一批仁人志士,眼界开阔,志气奋励,后回乡力倡新学,推进民主,董办慈善事业。惜英年早逝,于民国二年(1913)病故。

  张煦侯的祖母张氏是一个“抗节古贤”的知识妇女。煦侯自幼即在张氏的呵护和教育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之其天资聪颖,启蒙甚早。张氏教他读书识字、作文赋诗,“从膝上受四子书”,所以,先生在孩提时就能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本功。此间,他还在祖母和父亲的教育与熏陶下,逐步懂得了向学、为人、做事、爱乡、报国等基本道理。15岁考入两江政法学堂,读到三年级时因辛亥革命,江宁局势板荡、人情扰攘,而辍学归里。20岁再度赴南京上学,22岁毕业。嗣后,他先执教于本县徐庶侯(即徐钟令)家塾,后相继任教于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省立扬州中学,主要讲授国文、历史。他讲课简洁生动,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汗漫多胜境。讲课时往往座无虚席,甚至旁听者比受业生还多,常因旁听者太多而不得不移到学校礼堂授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