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堂撰《青崂游览记》(6)
辛亥革命网 2012-09-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鱼麟峡,在太和观之东南不远,倚崖数家即是双石星,由此再上约三四里,即为鱼麟峡,(又名崖门,一名鱼麟口)两岩横卧斜坠,危崖陡立,峭壁千仞,涧底道路崎岖,宽约敷尺,跋涉极艰,仰视巨石悬空,摇摇欲坠,人行至此莫不提心吊胆,其壁之凹处,可容数人坐而休息,但无人敢去冒险一试,行人至此多为咬牙壮胆,鼠窜而过。在此涧目视左右高山陡壁,屏嶂深谷,峰峦叠翠,烟霞幽环,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仰观天光皎然一圜,停步思之如在巨瓮。再进即为金华谷,由此东上里许出谷,即闻有澎磕雷霆之声,鱼麟瀑至矣。
鱼麟瀑,通称之靛缸湾,在北九水东山上,距巨峰顶约四五公里,在陡崖断岸上中开一凹,有瀑布三节,从高约数丈上,飞瀑下注,每节长约十余公尺,瀑水由巨峰而来,自坎内倒泻而出,再从二岩凹处奔泻而下,汇而成为半圆形之潭,潭的周围约三十余公尺,深约四至七公尺,水呈碧绿色,且能目视其底,故名靛缸湾。潭上支木柱为亭,可以坐此观瀑。
在湾之对面悬崖削壁上,题有“潮音瀑”三字,下面设有饮食部,以供游玩者食用。这鱼麟瀑的水力,相当急而洪大,大瀑之水再合以下之小瀑,流至保合桥,即汇集成溪,此水往下转流至白沙河,即墨与青岛的界腺,就是以此河之隔。
蔚竹庵,从鱼麟瀑口北岸攀援而上,越过一山脊即达,或由双石屋分道登山可以直达。此庵的山峰上有太子石、鹰嘴石、相公石等名胜,风景极佳。由此往东行二三里,有歧路分开,住东南者去巨峰顶,往东北者去棋盘石。此庵由领正张嘉霖主持有年(领正即清壁帮的主持者),大殿中有诗一首:“峭石开青壁,嶙峋不记年,叩门惊宿鸟,隔溪听流泉,树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烟,逢君栖隐处,遥望白云间。”
柳树台,距北九水五六公里,南距九水庵约四公里,西面为台柳路,东西之公路为 s 形之盘道,虽极陡峭危险,因路平宽阔,未曾出事。北九水山涧中,有前德国总督别墅、德国大饭店、俄罗斯牙科、崂山大饭店等,此处四周环山,峭壁危岩,苍朽奇石,高峰林立,青松遍布,层峦叠嶂,晨曦晚霞风光宜人。自台柳大路开辟后,入山游览者,悉取此道,先看鱼麟瀑再往观诸胜。
在崂山大饭店正西方,高约二十丈之陡山削壁半腰中、有一深洞,相传为八仙中何仙姑修道处,洞口的大小,远望约有五六公尺,其深度无人知晓。以前德国人拟以绳索攀登探察奥秘,曾计划甚久,不敢冒然一试。
九水庵,在台柳路之北面,东南为席山,西北为葛场山,庵后山有大树数十株。由此往东盘北折而上,越过王子涧,经板房柳树台即达,沿途风景绝佳,在谊峰廻路转棘之处眺望,令人有无法形容的快感。庵中有诗一首:“九水山家竹万竿,绿阴深处宿云寒,惜无当世倪迂笔,收入划阁褂壁看。”
修真庵,在崂东区王哥庄前,为明代古刹,清朝曾重修,院前有白果树数株,大可两抱,后院有古柏五株。西北为凝真观,熟汤洞,南面是对儿山、灵圣寺,再沿公路往西南是劈石口,因巨石中分,劈痕宛然,公路即由劈石中间通过,此路是西南面通崂东的公路。
三标山,在劈石口之北,高约四百公尺,山顶有三峰直立,故名。西有铁旗山(又名不其山),山西南是百福庵,系宋代古刹,内有三清宫、玉皇殿、翠元洞,庵西南是童真观。西北有训虎山,相传后汉人童恢,曾在此训虎。
华楼宫,在蓝家庄之西约五公里之华楼山上,山高约三百五十公尺,内有玉皇宫、老君殿,殿西有刘真人志坚道行碑。宫外修竹环绕,青翠欲滴。宫之后岩上有碧落岩,岩下有金液泉,宫右上有翠屏岩,峭岩如屏,苍翠袭人,岩下有玉皇洞,再东有五湖洞,更上有虎啸岩、天液泉、凭虚石、玉女盆(又名仙女盆)等名胜古迹。
作者自注:青岛与崂山名胜古迹颇多,笔者未曾到者不知凡几,若问地方人士方可全知。
赵书堂的记游崂山的文字,其独到之处在于亲历,有许多与他人所记有别。如“翰林院”的起因,及出家僧道人员的成分等,多是少有载记的。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