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堂撰《青崂游览记》(2)

辛亥革命网 2012-09-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赵书堂是山东即墨人,终于台湾彰化。早年因慕“崂山出神仙”的传说,“于是丢下书包未及,即趋往崂山环游十余日,而后遇友谈及崂山之胜

  赵书堂为让居台之同乡“开卷观之可尽知故乡名胜所在地”,而据自己的回忆作《青崂游览记》。内分《前言》《青岛的沿革》《地势与气候》《市区的建筑》《名山胜景》《公园》《海水浴场与码头》与《崂山胜景》《宫庙古迹》《深山观景》等节。现节录有关崂山的三节略述如下:

  《崂山胜景》:青岛为旅游避暑胜地,在民国二十六年前,每至五六七八月间,中外人士前来避暑游览者颇多,除市内各公园和海水浴场等外,还有市郊区胶州湾东峰周围约三百里之崂山,姿势庄严,峰上有峰,谷中有谷,陡涧削壁。巍然而立,名胜古迹。瀑布数虚,蔚为奇观。

  山中绿树茂盛,松竹成荫,宫观寺庵扇宇林立,东南傍海,霎气离合,晨曦晚霞,岚光多变,为其它名山所不及,齐记云:“泰山虽然高不如东海崂”,崂山古有仙境之说,秦始皇曾登之望蓬莱,笔者乃简单之形容,非过吹虚也。

  从市内东南部湛山路去崂山,经山东头、石老人、姜哥庄、沙子口至登瀛村,(由沙子口至九水村也可)这是南部的公路。或从市内经台东镇、海泊桥、吴家村、李村、下河、国五里岗至九水村。这是中部的一倏公路。另有西部的一条公路,过来李村、下河,左转从沟崖,经鸿园、乌衣巷、大崂,过去劈石口至崂东区,车可一直通至青山村。

  按沙子口镇,为崂山南部海滨市镇之一,每年三四月间,为捕鱼集中地,在沙子南二里海滨,建有海神庙一座,一到鱼季则渔船林立,热闹非凡。到了八九月间,沙子口镇为梨市集中处,车船林立。平素农历初一、十五为市场买卖集中处,普称曰赶集。

  从沙子口住东北八里,就是登瀛村,地方人都称“陡阡里”,此处三面环山,前面是海,并有梨树一片,到春天三四月间,桃花将谢梨花盛开,登高四望雪白一片,梨园内,看顾梨花的姑娘小姐们,穿缸褂绿,在梨树底下游来游去,如蝴蝶似的,并唱着春天的快乐歌曲儿,配衬着红红艳艳的衣服,白白霭霭的梨花,闻之清心悦耳,令人有陶然心醉之感。

  由登瀛村经大河东右转,往东南二里许,左山边内即至烟云涧寻阳庵。两山相夹,岩石苍秀,浓阴掩盖,竹树廻合,由北山涧洩下之水,淙淙然殊饶幽趣。由此循山涧幽径向北一直上,约三里许,即至碑塔岭村,四周环绕高山,松岭青翠,林木茂密,晨曦晚霞,景色宜人。村中设有私塾书房一所,由逊清不第举子姜美先先生执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