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思想家文廷式(5)

辛亥革命网 2013-05-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廷式词存150余首,大部分是中年以后的作品,感时忧世,沉痛悲哀。其〔高阳台〕“灵鹊填河”、〔风流子〕“倦书抛短枕”等,于慨叹国势

  文廷式在文学上以诗词见长,且多爱国忧时之作。他的诗兼备诸种体裁,厚重沉郁;他的词既绮丽婉约,自成一格,又风骨遒劲,浑脱出尘。同时代人和后人均称他为晚清词坛大家之一,“传稼轩法乳”、“得楚骚遗意”。有人赋诗赞他挺屈原、苏轼之风骨:“老干撑空势绝伦,豫章材大著嶙峋。望崇当世推宗匠,业盛名山抗古人。独负奇才苏学士,常存忠义屈灵均。抒情托兴归风雅,吟泠西江月一轮。”有人赋词评述清名家中赞文廷式:“闲金粉,曹郐不成邦。拨戟异军成特起,非关词派有西江。兀傲帮双双。”

  文廷式的著述宏富,在他生前和殁后曾陆续刊行过部分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出版赵铁寒所编《文芸阁先生全集》,中华书局出版汪叔子所编《文廷式集》,列为中国近代人物丛书之一。

文廷式集(上、下)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清文廷式撰《补晋书·艺文志》六卷(《二十五史补编》本。)

  本志类目设置,大体仿《隋书经籍志》,但有所创新。卷一经部: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群经、小学、经纬十一类;卷二、三史部:正史、编年、杂史、霸史、起居注、故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志、谱录、目录十三类;卷四、五子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兵家、农家、纵横家、历算家、天文家、五行家、医家、神仙家、释家、杂艺家、小说家十七类;卷六集部:楚辞、别集、总集三类。经部设群经类,神仙家、释家列入子部,子部增设“杂艺”收琴棋书画之书,较隋志有所改进。

  四部四十四类著录图书二千四百三十八部,一万四千八百八十七卷,较为丰富。除部分图书仅记著者、书名、卷数外,大都撰有叙录,短则几字,长则数百字,或介绍著录始末,如《春秋杜氏服氏注春秋左传十卷》:“隋志有此书,注云残缺。”或辨证书名,如《杜预古今书春秋名令图别集疏一卷》:“见释例卷三,盖即本传所云春秋盟令图也。”或考镜学术源流,如《孙毓春秋左氏传贾、服异同略五卷》:“马周翰曰毓二书皆佚,今辑录八节,大旨申贾而驳服。盖服注受于郑康成,而王肃说多主贾遴。孙朋于王,犹评诗之见也。”本书考证精详,如《聘士殷叔献集三卷录一卷》:“唐志同。晋书殷领传云弟仲文叔献别有传,今按晋书无叔献传,盖误用减荣绪晋书旧文也。”该志将作者著录于书名之上,如管辰《管格别传》三卷,易误为二人共传。子部名家仅收《张辅名士优劣论》一部,注曰:“艺文类聚卷二十二引三条,一论魏武帝、刘玄德。此条本传记载,一论司马迁、班固,一论乐毅、诸葛孔明。”名士未必即为名家。本书资料丰富,考证精详。惟无序跋,恐非手定。本书另有宣统己酉(1909)湖南长沙排印本。历代经籍志本。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吴廷燮著录略云:“《补晋书·艺文志》六卷(宣统间印本。)清文廷式撰。……是书采录之广,搜讨之勤,使晋人有著作者,皆可留名,亦有功乙部之编也。”

  文廷式撰《闻尘偶记》,有关清末史专题。如一,杀肃顺的两种误传:“文宗龙驭上宾,或云在辛酉六月,肃顺等秘不发丧,潜有异图,故迟至七月中旬始宣告天下,此其罪之最大者。”咸丰皇帝之死,在清朝灭亡之后揭示的清廷史料中,并无“秘不发丧”之说,但清期的官僚体系中,有此说?否则文廷式不会发此议论。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说法。正史是皇家宫廷史,内廷大事的记录,不必向外订正,尤其是这种利己不利它的事情。让后代官吏们以误传误也无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