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交通 >

百年前,胶济铁路引发大变局(2)

  1901年4月8日,胶济铁路青岛至胶州段(74公里)通车;1902年7月1日,通车至潍县;1903年4月12日,通车至青州;1903年9月22日通车至周村;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

  胶济铁路干线全长395.2公里,支线长45.7公里,日开行列车8对,其中青济间客货混合列车和货物列车各1对,地区列车6对。青岛—济南间客货混合列车时速45公里,全程运行定点12小时,其他列车时速36公里。

  10天缩短为12小时

1903年4月通往青州的铁路开通

  胶济铁路作为新式陆路交通工具,对原有的交通方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胶济铁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从满霞查阅的历史资料看,过去由济南到青岛,需要10天,现在只需要12个小时就可到达。人们逐渐被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所吸引,心理上也由原来的排斥到慢慢接受和欢迎。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乘坐火车的人数逐渐增加上。1905年,胶济铁路的旅客为80.3万人,1913年为131.7万人,1921年为345.12万人,16年间增长了3倍多。

  铁路承担了大部分货物运输任务,但未通铁路地区,运输十分不便,严重影响了地区发展。公路成为辅助铁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工具。1919年的《修治山东水陆道路计划概略》提出:“全省路线拟就近铁路、航路、商埠口岸及商业、物产丰富、水陆防务重要各区域,察度形势,分列干支,先行修治,以能行载汽车为目的。”胶济铁路成为公路修建的动因之一,同时也成为公路修建的坐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东政权更替频繁,匪患猖獗,天灾人祸不断,大量农民流离失所,“闯关东”成为当时人们谋生的手段。胶济铁路为人们的迁徙提供了方便,加快了山东向东三省移民的步伐。据胶济铁路的统计,1927年平均每天从青岛前往东北的农民有3000人左右,“诚可谓惊人之数目”。胶济铁路特开专用列车,并连接四等客车于货物列车后,以增加输送能力,仍觉供不应求。

  “土货出口,加增三倍”

胶济铁路济南火车站

  胶济铁路开通后,摆脱了原来水、陆运输的种种限制,产品出口量倍增,商品率逐渐提高。如1905年胶州关报记载:“本年土货出口,比去年加增三倍……实因火车通行,海口利便,受惠良多也。”

  随着铁路的修建,商品的输出范围扩大,交易主体日益多元化,各市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潍县的土布销路极广,除本省外,还销往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其中尤以河南省销量最大。据胶济铁路运输统计,“每年平均由潍县境内各站运出之棉纱约重六千吨,从邮政寄出之包件亦有两千吨以上,共计二百万匹左右,至于由山东北部各海口出售之棉布尚不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