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3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百年 > 交通 >

我与广州地铁的情缘 [投稿]

我与广州地铁的情缘

作者:吴毅峰(2010年12月23日)

 

        天地之间,茫茫人海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份。笔者和花城广州及广州地铁就真的有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笔者第一次来到广州-那是笔者第一次搭乘飞机。当时,笔者正在和如今的太太拍拖,也因此便和广州结了善缘。那个时候的广州和香港无法相提并论,因为当时的香港已经有了很发达的地铁网络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和外国人搭乘飞机办理登机牌的时候必须隔离排队;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不可思议。让人没有想到的是,2004年8月5日,当广州新白云机场正式启用的时候,笔者竟然有幸成为第一名乘客而登上各大报纸。

        冥冥之中,笔者和广州注定有解不开的缘份。1999年初,当广州乍暖还寒的时候,笔者被任职的公司派到了广州。笔者本来是要求被派驻东北的,因为笔者之前在东北工作了两年的时间。然而,公司的老板对我说:“广州是你的福地;在那里你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于是,笔者带着激情来到了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到了广州之后,笔者有幸见证了广州的一件大喜事,那就是破土动工于1993年12月28日的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于1999年6月28日全线开通运营了。这条线路是当时广州最大的市政工程项目,由广州市政府投资建设。广州地铁一号线为东西走向,以西朗站为起点,穿越广州的母亲河珠江,经过繁华的市中心区,至终点广州东站,全线18.48公里,设16个车站,一个车辆段,一个控制中心和两个主变电站。为了庆祝香港主权回归中国,该线于1997年6月28日首段开通西朗至黄沙5.4公里。

        没有想到的是,从笔者踏上新净明亮的广州地铁车厢的一刹那起,笔者的人生历程便注定要和广州地铁结缘,而且是结善缘了。这缕善缘来自于笔者对广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热爱,也来自于笔者对广州地铁建设者们的不断了解和由衷的敬佩,尽管广州地铁的建设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有悲欢离合。于是,笔者在后来的11年时间里把自己转化成广州地铁的记录者。

        2000年2月1日,刚刚跨入新世纪的羊城人民正在喜迎即将到来的新千年第一个春节的时候,广州及中国的各大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报道了一条震惊中外的消息,“原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兼广州市地铁总公司总经理陈清泉因受贿被撤职”。于是,广州地铁的命运变得十分迷离。

        很快,广州市政府向地铁总公司委派了新的领军人物,即后来为广州地铁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卢光霖总经理。从此,在卢总的带领之下,广州地铁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辉煌。我们只要看看那两年的报道就会感觉到,广州地铁不停地在迈向美好未来。2000年06月27日《广州日报》:地铁运营周岁生日,360天疏客6000多万;2001年3月25日《南方都市报》:一号线通过竣工验收;2002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地铁二号线提前一年开通;明年4月25日起向公众开放10天;进行调试后将于2003年6月28日正式运营,比原计划提前整整一年;2002年8月27日《广州日报》:新地铁卡一晃过闸。这些报道记录了历史的真实。

        2002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总公司隆重庆祝成立10周年,并且举行了大型的员工文艺联欢和表彰大会。笔者当时亲历了那个盛会,并且为这个盛会拍下了不少难忘和珍贵的瞬间。记得当时的文艺表演主题就是“开往明天的地铁”;而其中的一个节目就是由27名地铁员工的小孩子们来表演。八年后的今天,笔者至今依然记得每一个小孩子以及他们家长的名字。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意气风发的广州地铁人甩开膀子加快建设的时候,2003年2月16日总经理助理兼企管部总经理黎翔去世了,年仅45岁。2003年3月3日,广州地铁特地印刷了一份纪念黎翔的专刊;各种悼念的文章催人泪下。这份专刊以“深情怀念黎翔同志”为主题,大力赞扬黎翔生前“把毕生献给广州地铁”的无私精神,让人十分感动。记得当时财务总部总经理胡国红在《黎翔的理想》赞扬黎翔用生命“将轨道交通不断延伸”;很多广州地铁员工则赞扬黎翔“真诚处事,宽厚待人”。无庸置疑,黎翔生前是同事们的良师益友。

        2003年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当时的“非典”正在肆虐广州,北京以及神州大地。那一段时间,很少有人愿意出门旅行,很多人不愿意到广州来。记得那一年时间里,广州的五星级酒店不得不全面打折迎客。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依然常驻广州,因为笔者想亲身感受广州人民抗击“非典”的信心和勇气,亲身感受广州地铁人坚守岗位的感人事迹。2003年5月,广州地铁的《青春》杂志第二期刊登了笔者的诗歌《不倒的长城》;而这期杂志的封面人物就是当时刚刚被评为“广州市十佳青年”的广州地铁建设事业总部总经理丁建隆。那张在“非典”时期朝气蓬勃的照片就是笔者在建设工地拍摄的。丁建隆于2009年接替卢光霖成为广州地铁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可以说,广州地铁的管理模式在中国是值得欣赏的。

        笔者因为工作的关系结识了很多广州地铁的建设者们。让笔者印象深刻的人包括陈韶章副总经理和梁巧明副总经理。陈韶章是一位专家型领导,像木棉花一样在广州地铁领域傲然绽放。2005年6月16日,《广州日报》在头版报道了陈韶章的突出事迹,同时介绍了他的“40年广州地铁不了情”。陈韶章为人处事最大特点是平实,诚恳和敬业。和陈韶章一样让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梁巧明副总。记得2004年3月8日,笔者给梁副总寄去一张“妇女节贺卡”。没想到,笔者很快收到了梁副总的回卡,诚恳地写道“由于有你的祝福,我的节日更美好”。

        在广州地铁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广州地铁的成绩斐然。2006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建设世界一流地铁”为题,报道了“广州地铁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纪实”,为广州地铁的可喜进步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作了一个全面的总结。这一年的10月1日,《地铁报》创刊。

 

        在那11年的时间里,笔者不但目睹了广州地铁的每一个进步,而且还用自己的笔和相机记录了许多难忘的时刻。2003年1月,《青春》发表了笔者的摄影作品《设备调试中》和《隧道中的工人》,记录了建设者们的认真和辛劳。2003年3月,《青春》发表了笔者的摄影作品《农家乐》,记录了建设者们工作之余的快乐郊游生活。记得沈靖宇经理为了帮笔者找到一份《青春》杂志,花了很大的劲,让笔者十分的感动,至今还历历在目。这就是友谊啊!

        除了摄影,笔者也用文章来讴歌广州地铁人的无私奉献。2004年初,建设事业总部召开了2003年工作总结暨建设总部成立四周年大会。因应大会的核心精神,笔者于2004年2月5日在《地铁报》发表了《也谈“凝聚力”》一文,受到了鼓励;很快,笔者又在《地铁报》发表了《有感于“不讲客观”》一文,把广州地铁人对事业的那种执著进行了如实的叙述。

        因为笔者和广州地铁有缘,《广州日报》于2005年12月28日采访了笔者,并且在第二天发表了《百张明信片见证广州地铁史》,把笔者与广州地铁的这种缘分进行了一次总结。其实,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人不在精明,有心则灵。笔者在见证广州地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唯一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延伸的就是我们的真诚与奉献。

        真诚与奉献 – 这就是笔者与广州以及广州地铁这一生的不变情缘,不论何时,也不论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