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后裔 > 辛亥讲述 >

一首令“天地嚎”的《诉衷情》(5)

  下午一时,追悼会正式开始。由汤化龙宣布吴大将军追悼会开始!再由,由程明超宣读吴公及周、张二公事略。奏军乐,全体向先烈遗像三鞠躬!

  由耿觐文、陈宽沅二君代表孙大总统读祭文:

  “荆山楚水  磅礴精英  代有伟人  振我汉声 

  觥觥吴公  盖世之杰  雄图不展  捐躯殉国 

  昔在东海  谈笑相逢  倡议江淮  建牙大通 

  契阔十年  关山万里  提兵燕蓟  壮心未已 

  滦州大计  石庄联军  将犁虏廷  建不世勋 

  猰貐磨牙  蜂虿肆毒  人之云亡  百身莫赎……”

  孙中山先生对他的“志未酬、身先亡”是无限惋惜的,称其为“人之云亡  百身莫赎”!吴禄贞之死,的确给革命造成了极大的、难以挽回的损失!!他的死与革命大局关系太大了,正如后来张元济先生在《吴禄贞遗诗》的序中所说的:“绶卿不死,京津大局,必早底定……绶卿死而因之死者且千万人。”确实如此,北方起义因吴禄贞之死而流产,这就给了袁世凯以窃国的机会!他终于用反革命的卑鄙伎俩,登上了大总统的宝位,而后是复辟称帝,为讨袁、为北伐,又有多少人为之丧生!

  “欲随君去,抚孤谁靠?”

  从母亲那儿得知,外祖母的确有一段“欲随君去”:为夫殉情的感人至深的经历!

  当外祖父准备发动北方起义时,考虑到家人的安全,他托人将全家从北京移到了天津的租界里暂住。从《时报》上的那则“启事”中的“……顷吴公遗族捧公遗像自津来沪”,“顷”既然表示“很短的时间”,由此可推算出外祖母到上海的时间当为二月底或三月初。她此行为捧外公遗像到上海开追悼会,也为带全家老小,由上海返乡。所以,事先已约好小叔子在上海接他们,然后全家返回老家湖北云梦去!

  当轮船驶入吴淞口时,她觉得自己该做的事都做完了,既然有小叔子来接,她可以“交班”了!这不正是她可以为夫殉情的时候了吗?!她走到船舷,立即纵身投入了大海!!“吴夫人投海了!快救人啦!”船上一片惊呼!!船长立刻下令停船,派人下海营救!她终于被救上来了!!!对此事,人们视为奇迹,善良的人们相传着:吴夫人之所以能救活,是因为她投海后,有观世音菩萨保佑她——她入水后一直浮在水面上没沉下去,是菩萨施法托住了她呢!!有人甚至说,当时还闻到有一股檀香的香味……

  此后,由于她更多地考虑到“抚孤谁靠?”再未动过“随君去”的念头。因为事实证明,那个不争气的小叔子,除了给她添麻烦外,什么忙也帮不了,“抚孤”她只能靠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