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后裔 > 辛亥讲述 >

一首令“天地嚎”的《诉衷情》(3)

  这使他更进一步看清了腐朽统治者的尊容!不过,他沿途倒是写下不少诗篇:一方面讴歌大好河山,一方面痛骂腐朽的清廷并抒发自己的革命壮志。在他的《过硖石山狂吟》中,就有:“东方大陆起蛟龙,再看亚雨压欧风!”这样的诗句,寄托着他“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后来,这些诗被集为《西征草》,这其中有一篇是给妻子的家书——《秦关道望黄河寄怀》:“ 秦关日暮旅愁多,无限相思感逝波!托付秋风烦寄语,卷帘曾否望黄河?”

  我听母亲说过,外祖父、外祖母闲暇时,常互相唱和,遗感的是外祖父去世后,那些诗都被外祖母在他墓前烧掉了,还烧掉了他们的合影!既然她自己得留下来“抚孤”,无法随他而去,那就让这些诗和照片去陪伴他吧!自此,她不再写诗了!这首《诉衷情》也就成了她的绝笔!

  一九0七年——一九一0年,为报国吴禄贞又有新的壮举!一九0七年七月,他随新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赴沈阳,任军事参赞。此时,日本挑起了所谓“间岛问题”的交涉!已吞并了朝鲜的日帝,妄图再将魔爪伸向我东北,他们否认图们江为界河,妄图侵吞我延边一带,作为进一步侵略我东北的跳板!局势十分严重,禄贞对总督说:“筹边之道,贵在知边!”于是徐世昌派他前往调查。他带员跋山涉水作了72天实地勘察工作,后来绘制成《延吉边务专图》,又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编辑边务报告书。在查边途中,遇日军入犯,他与日酋斋藤进行了首次交涉,又加强了防御,才使局势暂时稳定,赢得了解决问题的时间。不久,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成立,禄贞在那里任边务帮办和督办达三年之久,他为保卫和建设延边做了大量工作。他的《调查延吉边务报告书》、《延吉边务专图》、驳日本荒谬的外交“节略”的“节略”等著作、文件,都是对日谈判的依据,最终迫使日方不得不承认延吉一带是中国的领土。他捍卫国土之功,将永垂史册!!这也是清末唯一的一次不是以割地、赔款而告终的对外交涉。他的业绩在延边百姓中有口皆碑,离任时赠他“万民伞”、“万民衣”,后又为他树“去思碑”。直至今日,延边人们仍在怀念他:2003年8月,“爱国将领吴禄贞大将军业绩研讨会”在延吉举办;十月,我写的传记性的23集电视连续剧剧本《盖世之杰——吴禄贞大将军》,被选入“新长白山文丛”,在吉林重版(首版在香港出版);筹办吴禄贞业绩展的事,也被提了出来,地点就选在他当年戍边时所建的“戍边楼”!我为他在我所在的厦门附近的一家雕塑厂,定制了半身塑像运了过去,2005年7月19日,当地举行了隆重的“爱国将领吉林边务督办吴禄贞将军塑像揭幕式”!哦,他又重登戍边楼了!他又可以在那儿为他当年写的《戍边楼登临有感》一诗:“筹边我亦起高楼,极目星关次地收!……”再续新篇了!

  一九一一年秋,身任新军第六镇统制、驻军保定的吴禄贞,得知清廷将于一九一一年十月上旬举行秋操(大演习)时,就积极筹划秋操起义。但秋操因武昌起义而中断,他又借奉命赴滦州抚慰之机,与二十镇统制张绍曾、辽宁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商定北方起义之事,他们欲趁清廷调重兵南下镇压武昌起义,北方兵力空虚之机,南北夹击,攻占北京!此时,山西爆发了起义,清廷趁他人在外地,调他的第六镇前去镇压。他急忙赶回石家庄,一方面阻止队伍前进,另方面,亲赴娘子关与山西义军商谈组成燕晋联军之事,结果是他被推为联军大都督和起义总司令。他们制定了兵分三路直捣北京、一举推翻清王朝的起义计划!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来说,此举是“将犁虏廷  建不世勋”之举!

  当时,清廷已于十月十四日,起用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去镇压武昌起义;北方形势不稳后,又于十一月一日任袁为总理大臣,要他北上主事,袁成了革命最危险的敌人!吴禄贞扣留了开往南方的军火车,使袁陷入困境,急得吐血!又一方面命人把守黄河大桥,另一面自己坐镇石家庄,以断袁北上之路。北方形势是“有吴无袁”,吴禄贞成了袁世凯窃国的最大障碍!袁世凯对他动了杀机!

  “志未酬,身先亡,天地嚎!”

  就在北方起义的前夕,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七日凌晨,年仅三十一岁的起义军总司令吴禄贞,被刺于石家庄火车站侧他的临时司令部内,身、首两分——首级被刺客取去向元凶、窃国大盗袁世凯请功邀赏去了!!可叹吴禄贞“志未酬,身先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