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写真 > 人物 >

何荦:辛亥革命的先锋战士(3)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何荦只身随省军政机构迁往粤北工作。在广州的家人各奔东西。妻子所生、从小跟随何荦生活的独生子何流,由二姨太带回广州湾(今湛江)寓居。同年12月,何荦出任军委会桂林行营中将高级参议,协助白崇禧指挥第三、第四、第七、第九战区对日作战。桂林行营撤销后,调职国防部,负责高级谍报工作,以秘密身份在华南、西南各地设点搜集情报,直接与重庆联系。他奉命窃取侵华日军的作战地图,带领谍报小组穿行于战区、敌后,日军用地图除两张外,全被他搜集齐全。

  1943年的一天,何荦在重庆忽闻晴天霹雳,年仅9岁的独生子,在广州湾坠楼身亡。顿时撕心裂肺,天旋地转,但一想到在这国破之时不知有多少人死于日寇的枪口,他就强忍悲痛,继续坚守在抗日第一线。

  家人的离散,爱子的夭折,为窃取情报而长年奔命,严重损害着何荦的健康。1944年冬,眼看抗日胜利在即,何荦却得了重症,辞职疗养。

  桑梓情深 赴任湛江

  日本投降后,何荦已康复,1946年当选广东省参议会议员,重出政坛。1947年当选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1月赴任湛江市长。

  何荦身为陆军中将、省参议员,愿意屈就湛江市长,引起种种猜测。湛江人普遍认为,何荦此行是怀念雷州故土,口碑他对家乡的眷顾之情。说他与陈济棠商定,派出梁国武、梁公福两个团先后到雷州剿匪,才把潜藏在“徐闻山”③的残匪肃清。说他先后资助卢连佳、黄秩同等雷州贫家子弟在广州读书。说他捐资修建雷州东洋海堤、徐闻县立医院、县立师范学校。说他建议开发“徐闻山”,被陈济棠纳入“三年施政计划”,省投资兴办徐闻垦殖场。说他荐举省警训所教育长陈桐(祖籍徐闻)任徐闻县长,叮嘱“要为乡亲多办善事”,陈桐“勤政爱民”,连任徐县十三年。说他亲临湛江凭吊同盟会员杨益三之陵。

  种种情形,足见何荦桑梓情深。但他并非因此而赴任湛江。

  史料显示,省主席宋子文几次要何荦到政府部门任职,都予婉拒,是陈济棠劝他“暂时屈就”市长的④。原来,国民党看到大陆败局难挽,划定台湾、海南作为两大反攻大陆基地,任陈济棠为海南警备司令。雷州半岛为海南岛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周密布防。何荦赴任湛江,其使命是搜集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为蒋军布防的战略服务。

  1949年4月,何荦任广东省政府顾问。6月,蒋62军军部从广州移驻西营,151师、153师驻扎赤坎,蒋军在湛布防明显加强。7月,何荦离职前往香港,在湛江盘桓仅仅半年。当时,何荦年近花甲,也许是少妻幼子放不下,也许是看到国民党“落花流水春去也”,所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来也罢,去也罢,尽管岁月沧桑,往事都付轻烟浮云,尘封的历史还是将何荦铭记:为了推翻君主专制,他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南北奋战十余年,无愧于青春年华;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和进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何荦之名与辛亥精神共存。

  注释:

  ①何荦生卒年月,《民国广东将领志》作1895-1965,《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著名将领》作1891-1959,据档存何荦履历表显示,应以1891-1959年为准。

  ②陈济棠,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人,1929年任第八路军总指挥,1931年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是为粤军首脑。当时是军政时期,军权凌驾于党政之上,广东的军政党大事由他做主,故称“主粤”。

  ③雷州土语“山”为茂密丛林。徐闻境内有近1000平方公里丛林,是曰徐闻山。

  ④见《广东文史资料》十七期:梁国武《陈济棠、薛岳在海南的最后统治见闻》。

  (作者:原湛江市外事局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