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生:从辛亥开始,破解百年革命之谜(4)

辛亥革命网 2011-07-21 00: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昶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百年来众说纷纭,当局者不清,旁观者更不明。但历史不容许不清不明,同时正因为它的不清不明,更需要每一个研究者穿越百年迷雾,廓清、

     革命惯性:相寻相续

     革命失败了,固然要再革命;革命如果成功了,革命就会受到崇拜,受到讴歌,革命就会成为一种美德,就会被视为神圣。同时一部分人会认革命为人生最高的天职。革命党干革命以后,革命成为他的职业,除了干革命干不了其他事情。

     南都:辛亥革命中,像当时的地方谘议局的立宪派成员,那些是传统的乡绅社会成长起来的。他们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如何?

     王奇生:立宪派当然还是传统的士绅。现在学界较普遍认为,立宪派——就是谘议局这批人在辛亥革命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认为是立宪派与革命派共同使这场革命走向成功。我们过去学界对立宪派贬多褒少。这实际上是受国民党史观的影响,因为国民党将辛亥革命归功于己,把立宪派的功劳排除在外了。英国作家奥威尔说过:“谁掌握现在谁就掌握过去,谁掌握过去谁就掌握未来。”不能不承认,我们的历史撰写其实也难免这样的倾向。谈清末、谈北洋,国共两党的史观是基本相同的。也因为海峡两岸学界对晚清北洋历史的看法基本趋同,反而缺乏反思的“他者”。其实我们对晚清、北洋政府的评价不无偏颇。毕竟不同于国民党,晚清北洋后继无人,没有人为他们“说话”。所以我们对晚清民初政府,包括对慈禧、袁世凯的历史评价,声音是单一的。尽管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很难说对这段历史的书写就是完全客观的。

     南都:民国初年,原立宪派标杆人物梁启超对革命的看法是怎样的?

     王奇生: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的时候,梁启超曾写文章发表感想。他指出,“自民国建号以来,仅十余月,而以二次革命闻者,几于无省无之,其甚者则三四次(如湘、如蜀),乃至七八次(如鄂),最近则江西之叛,尤其章明较著者也。论者或以为当局失政,宜有以召之;或谓彼好乱之辈,其狼子野心,实有以异于人。斯二说者固各明一义,虽然,非其至也。历观中外史乘,其国而自始未尝革命,斯亦已耳,既经一度革命,则二度、三度之相寻相续,殆为理势之无可逃避。”(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1913.6.16,编者注)所以他认为:“革命复产革命,殆成为历史上普遍之原则。”革命失败了,固然要再革命;革命如果成功了,革命就会受到崇拜,受到讴歌,革命就会成为一种美德,就会被视为神圣。同时一部分人会认革命为人生最高的天职。革命党干革命以后,革命成为他的职业,除了干革命干不了其他事情。职业革命党人的革命心态和行为惯性,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消除,动不动就采取革命的手段。梁启超主要是针对孙中山说的。其实民国初年的时候,孙中山一度也曾经设想引进西方的议会政党制度。但是很快遇到袁世凯的专制和打压,迫使他再次革命,并将党改名为“中华革命党”,不仅要求党员都要宣誓、按手印向他效忠,而且主张革命成功以后要一党专政。很多人以为孙中山的一党专政是学苏联的,其实在十月革命之前,孙中山已经有了一党专政的设想,只是当时他的这一思想无法落实。后来苏联有了一党专政的榜样,他很快觉得苏联的模式好,与他的想法暗合。

     梁启超对孙中山的批评也不无道理。他甚至认为要等整个一代革命党寿终正寝以后革命才能真正终结。后来的事实也确是如此。对国民党而言,1927年北伐胜利,定都南京,意味着“革命”已经成功,但党人们仍然诵念总理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对共产党来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革命已经胜利,但仍然声称要不断革命、继续革命。一个革了二三十年的革命党一旦执政,要完全把革命党的那套手段、思维、方法迅速转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对20世纪的中国革命,应该历史地去理解那一代革命者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