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案“悬案”不悬

辛亥革命网 2020-08-27 09:22 来源:团结报 作者:蔡瑞燕 查看:

1925年8月20日上午9点50分,出席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委会例会的廖仲恺,步上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门前台阶时,遭遇暴徒袭击,当天不治牺牲,以身殉国,这就是民国史上的“廖仲恺案”。

廖仲恺,原名恩煦,号夷白,字仲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

  今年是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去世95周年。1925年8月20日上午9点50分,出席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委会例会的廖仲恺,步上广州市越秀南路惠州会馆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门前台阶时,遭遇暴徒袭击,当天不治牺牲,以身殉国,这就是民国史上的“廖仲恺案”。

  查案一开始便千头万绪,有多条线索、不同指向,人们莫衷一是,虽然前后拘捕了50多名嫌疑人,但重大嫌疑人、“主谋真凶”逃走没有归案,也有的人归案后没有审查清楚就被处决,加上种种传言四起,后来掌握话语权的办案者又把查案演绎成一场政治与军事的博弈,甚至是权力倾轧,案情的“能见度”很低,有意无意的不了了之,更增添了暗杀这种本是恐怖事件的诡异性,没有抓住主谋,一直没有把整个案情通过供述、人证、物证、分析推论等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致使“廖案”成了“迷案”“悬案”。

  后来,国民党发生政治质变与组织分裂,偏离孙中山改组后的政治方向,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就从这里开始撕开了一道深深的缺口,谋杀廖仲恺就像一场政治地震,对广州革命政权产生了极大破坏。“孙中山、廖仲恺相继去世,这终使国民党历史的‘孙中山时代’,无奈地画上了一个句号。这个党的前途莫测、充满变数的‘新时代’,在廖死之后迈开了它的第一步”,更使“廖案”成了后人谈论那段历史绕不开的案件,也成了数十年来史家一直思索和探寻的中国民国史上的著名“悬案”!

  发生在95年前的这桩案件,历史的现场早已化为岁月的烟尘难以打捞了,人物已不断远去,今天更没有了水落石出的可能性。

  但是,单从案件主角廖仲恺的思想与活动轨迹进行分析,还是可以发现埋伏在历史逻辑里的种种线索,形成“悬案”不悬、“迷案”不迷的判断。廖仲恺就是为了他坚定奉行和竭力捍卫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立场与不断奋进的姿态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廖仲恺的思想

  孙中山是国民党的领袖,享有崇高的威望。他致力于民主革命凡四十年,在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过程中,虽屡败而能屡战、屡仆而能屡起,固然有他径直冲向目标的坚韧和个人品格中可贵的爱国奋进精神,“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更因有对他复兴中华的职志深知深敬的坚定支持者和爱国共鸣的同志战友。当然,也总是免不了有形形色色攀附权势的“识时务者”围绕着他。因为前者,民主革命事业能够继续下去;因为后者,前进道路上平添了复杂性和曲折性。

  廖仲恺是孙中山最得力的助手和忠实战友,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决定联合苏俄、与共产党实行党内合作,坚定支持并帮助他实行三大政策。但是,1923年开始时就有党员公开反对改组国民党、“弹劾”共产党,有的不断向孙中山进言、提案,一直存在着右倾思潮和右派力量,以至在国民党“一大”会上还发生激烈的争辩,他们认为联俄、联共就像让孙行者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由于孙中山的威望与主张坚决,加上中共党员代表和廖仲恺等左派对这些破坏者作了一系列的不懈斗争,右派的意见不得不暂时搁置,国民党顺利地完成改组,维持着统一稳定的局面……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右派指使暴徒暗杀了廖仲恺。这是何香凝及子女守护在廖仲恺遗体旁

  孙中山的去世,国民党失去了能有效调控各派势力的领袖。廖仲恺作为国民党核心成员之一、坚定的左派,顶住国民党内外各种守旧势力的压力,一再表示遵照“总理遗嘱”,继承总理遗志,要将联俄容共、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国民革命进行下去,坚决维护三大政策和国共合作局面。在他直接领导下的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农民部、黄埔军校等部门,继续重用共产党人、共青团员,共同推动工农运动和国民革命的发展,他鼎力苦撑,客观上发挥着把国共两党拧成一股绳的作用,维持着国共的联合战线。廖仲恺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真正继承者和捍卫者,成了国民党革命派的领袖、“左派的旗帜”、激进的民主革命家。

  而当年随孙中山的早期革命党人,原来反对改组和实行三大政策的右派分子,这时迫不及待地跳出来策划反革命活动,邹鲁、邓泽如、林直勉、胡毅生等经常聚在一起,密谋反对贯彻三大政策最力的廖仲恺等人。不少对廖仲恺不满的势力,说廖仲恺被人利用,或造谣指他为共产党,实际上廖仲恺是忠诚的国民党人!何香凝说:“平心论之,共产党的主旨,是要使一般无产阶级得到解放,不可谓不公平,实胜于不顾民众艰苦自私自利的资本家万倍,不过我与廖先生不是共产党罢了。”

  随着工农运动的高涨,右派分子不断渲染广东已经“赤化”“共产”,引起了社会不安。廖仲恺和胡汉民等人不得不一再出来辟谣。例如,1925年5月17日,廖仲恺在国民党军官学校特别区党部主持的联欢会上,强烈表示,“近来反对党谋破坏本党者,其手段愈演愈妙。彼等知道公然反对本党主张,必不能得群众之信仰,故乃投身国民党造出一‘共产’、‘赤化’、‘亲俄’等名词,以图在党中捣乱,破坏本党……”

  5月20日,廖仲恺发表《革命派与反革派》一文,更在理论上进一步加以系统的批驳,毫不含糊地揭露国民党右派顽固分子的反革命性质,直斥他们为“反革命派”!究竟是革命派,还是反革命派,主要是看其现在的行动。他写道:“不知革命派不是一个虚名,那个人无论从前于何时何地、立过何等功绩,苟一时不续行革命,便不是革命派。反而言之何时有反革命的行动,便立刻变为反革命派。”他进而明确划分革命与反革命的界线,说“那一派反对较多数人民的利益,便是反革命派。”“占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农工阶级,那派人替农工阶级打消压迫他们的力量,便是革命派。反而言之,凡与军阀帝国主义者妥协,并压抑农工的人们,便是反革命派。”并不无讽刺地说“现在吾党中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诩为老革命党”。他的鲜明主张,无疑表明他站在了右派的对立面,更激化了与右派的矛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