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廉政思想产生的根源探析

辛亥革命网 2017-11-23 10:12 来源:团结报 作者:葛培林 查看:

孙中山廉政思想产生的根源,余以为,至少来源几个方面,即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廉政传统;而孙中山的廉政思想是建立在“振兴中华”的远大目标之上。
  孙中山廉政思想产生的根源,余以为,至少来源几个方面,即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廉政传统;而孙中山的廉政思想是建立在“振兴中华”的远大目标之上;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是其廉政思想产生的重要因素;他的天下为公的精神,是其廉政思想产生的基础;祖国统一的政治主张,是其廉政思想产生的巨大动力。

  中华民族的廉政传统

  中华民族历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廉政爱民的传统。对此,历代前贤均有阐述。

  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塞乎天地之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华民族的精神。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言:“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代哲学家张载有一段流传至今的箴言,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一种多么大的胸怀!我们理解“天地”就是指国家;“生民”就是指老百姓;“往圣绝学”就是指阐发利国福民的历代前贤的学说。

  明代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薛瑄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之子孙,富贵贫贱莫不各有一定之命。世之人不明诸此,往往于仕宦中昧冒礼法,取不义之财,欲为子孙计。殊不知子孙诚有富贵之命,今虽无立锥之地以遗之,他日之富贵将自至;使其无富贵之命,虽积金如山,亦将荡然不能保矣,况不义而入者,又有悖出之祸乎!如宋之吕蒙正、范文正公诸公,咸以寒微致位将相,富贵两极,曷尝有赖于先世之遗财乎?然则取不义之财欲为子孙计者,惑之甚矣!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是一位为官清正廉洁的楷模。我们从他给其夫人的一封家书中亦可见一斑。1838年12月31日,清廷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次年3月到达广州后,他接到夫人来信,叙及家中生活拮据,急需用钱。当时林则徐给家里汇去320两纹银,并给夫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接来信,知夫人需款甚急。兹特先汇纹银三百二十两,年内当可支持也。余虽任高位,以耿介自矢,从不敢于额外妄取一文钱。以上不负君恩,下不负祖训。得钱不易,家中可省则省,即此三百二十两纹银亦从节省中剩得。不能以一行作吏,即视钱如粪土也。现寄回三百二十两中,可分拨二十两与长媳,以作新岁赏赉之资。吾儿既无钱寄家,夫人当为之设法也。(据《林则徐致郑夫人书》,见《清代四名人家书》第5页。上海广益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刊行)

  林则徐曾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可谓高官。但他为官清廉的实际行动,正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

  孙中山正是继承了中华民族先贤关于浩然正气、以国家为重、为生民立命、为政清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法则,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践行了这种理念。我们从《三民主义》中看到孙中山读中国哲学书的深切体会:

  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话。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像这样精微开展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这种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道理,本属于道德的范围,今天要把他放在知识的范围内来讲,才是适当。所以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习而不察,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正心、诚意的学问是内治的功夫,是很难讲的。但是说到修身、齐家、治国那些外修的功夫,恐怕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专就外表来说,所谓修身、齐家、治国,中国人近几百年以来都做不到,所以对于本国便不能自治。外国人看见中国人不能自治,便要来共管。

  孙中山鼓励人们做人要朝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努力,并力求做到。他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用革命的理论指导革命事业。试想,如果全体国民都养成一种良好的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必然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政府官员必然会有清正廉洁的作风。另外,孙中山在这里告诫人们要发奋图强,内外兼治,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孙中山廉政思想是建立在“振兴中华”的远大目标之上

  孙中山所处的那个时代,即19世纪末,中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经济落后,民族灾难日益深重。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列强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允许列强在许多沿海城市建立租界,如上海、天津、广州、青岛等地,几乎成了侵略者的天下。

  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列强瓜分的危险,遂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他幻想着通过在西方引进科学技术方面卓有成就的洋务派首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的李鸿章,能使清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于是,在1894年6月的一天,孙中山偕陆皓东由上海乘船来到天津,上书李鸿章书,并未获接见,他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也遭到拒绝。在津期间孙中山又看到了清政府官员的腐败。对此孙中山于1897年3月1日在《双周论坛》上发表的《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中记:“正在中日战争开始以前,我在天津,看到他发财致富的方法之一,就是各级文武官员来请求任命,就在他们的呈文到达李鸿章以前,他们必须支付大量的贿赂给李的随员。”又如当时“天津铁路局是受人民重视的,并且运输量很大,可是它破产了。因为他在任意胡行的官吏掌握之下,行政人员也争着去拿钱贪污,其结果自然是铁路破产。”而天津铁路局又是李鸿章掌管的。孙中山通过发生在李鸿章身边的事情,联系到自己救国主张遭到拒绝,进一步看清了清政府专制的腐败与反动,决心用武装革命推翻清王朝。正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研究所所长王杰所言:“孙中山改良中国政治的心路,以上书李鸿章为界碑,此前,他是希望政府自上而下地改革政治。此后,即决心以推倒清朝政府,建立民主政体,以改良政治。前期采取缓进的办法,后期转用激进的手段。”因此,上书李鸿章的结果是:孙中山偕陆皓东离开天津转道上海赴檀香山,在1894年11月24日创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章程》中指出:“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更明确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盟书》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标志着孙中山由改良主义者向民主主义者的转变。从而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孙中山的这种革命精神,既是其廉政思想产生的根源之一,也是激励今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动力之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