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区域近代化系统的建立——简议张之洞在武汉的功业

辛亥革命网 2017-09-04 14:0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 查看:

张之洞主持之“湖北新政”是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北武汉波澜壮阔的近代化进程中颇有声色的段落。

冯天瑜先生在纪念张之洞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摄影:何蒙)
 

  张之洞主持之“湖北新政”是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北武汉波澜壮阔的近代化进程中颇有声色的段落。

  一、兴实业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廷就是否修铁路,继而就是否修腹地铁路展开激辩,八十年代末期达成修筑卢沟桥至汉口铁路的决定,遂将力主铺设腹地卢汉线的“能吏”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监修卢汉铁路南段。“今日之铁,明日之轨”,铁路需要大量钢轨和机械设备,又推动中张之洞在湖北展开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工业建没。

  鉴于西方列强的历史经验,参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大吏兴办机器工厂的先例,张之洞把大机器工业视作“富民强国之本”,任职湖广的十余年间,排除万难,创建现代机器工厂,要者有三: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布纱丝麻四局。兴实业成为张之洞主持之“湖北新政”的基石。

  甲、汉阳铁厂一汉冶萍公司

  1889年张之洞奉调出任湖广总督,经海军衙门允准,将其两广总督任上自英国订购的钢铁厂设备、自德国订购的枪炮厂设备转运湖北,在汉阳龟山(大别山)北麓、汉水西岸,1890年建汉阳铁厂,1892年建湖北枪炮厂。

  汉阳铁厂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亚洲第一家蒹营煤矿、铁矿开采,炼铁、冶钢、轧钢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比日本首家钢铁联合企业八幡制铁所早七年。所产钢铁在清末民初占全国钢铁总产量多半,外人称之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大有振衣干仞,一览众山之势”。然官办企业经营不善,铁厂连年亏损,难以为继,1896年交盛宣怀主持,成官督商办企业。1908年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组成“汉冶萍公司”,官督退出,纯然商办,日本等外国资本立大举进入。

  乙、湖北枪炮厂一湖北兵工厂

  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的重点建设项目,故有“军工洋务”之称。张之洞继铁厂之后,倾力兴办枪炮厂,从“广求利器”进为“自铸枪炮”,设备购自“第一陆军强国”的德意志,制造德国1888年制式的步枪,陆路快炮、过山快炮,以及各种枪炮弹药。湖北枪炮厂1902年改名湖北兵工厂,又称汉阳兵工厂,所产步枪俗称“汉阳造”,是清末及民国中国陆军使用的主要国产兵器。

  汉阳铁厂与汉阳兵工厂的机器于抗日战争初期内迁四川,成为支撑抗战的重要军工设备。

  回顾中国工业化历程,人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意谓不能忘记张氏建设重工业的首创性业绩,同时也不能忘记他留下的经验教训。

  丙、布纱丝麻四局

  以“求强”为首务的清未洋务运动起步于军工,后来兼顾“求富”,又注重轻纺工业。张之洞主持的实业建设,轻纺工业与钢铁工业、军事工业大体同步。1890年湖北织布官局于武昌文昌门外兴建,1892年落成,装英国布机一千张、纱锭三万枚,所产原色布、斜纹布大受欢迎。此候又建纺纱官局、缫丝局、制麻局。武昌沿江的“布纱丝麻四局”,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放置工业中心。轻纺工作赢利显著,然其利润多被挪用于填补铁厂及兵工厂巨大的财政亏空,加之官办企业经营不善,“布纱丝麻四局”发展受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