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六十载 悠悠中山情——谈谈我创作《孙中山图文全传》
辛亥革命网 2016-11-09 09:50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尚明轩 查看: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值此重要的日子,作为学人理应倍加努力,拿出孙中山研究的新成果,以加深人们对孙中山的了解并为纪念。

《孙中山图文全传》 尚明轩著 新星出版社出版
屈指算来,我从事孙中山研究的时间,已逾一个甲子。用历史年代来衡量,过去的60多年,只不过是白驹过隙一刹那而已;但用人的寿命来计算,一甲子的时光,确实不算短促。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日里,我在孙中山研究方面作过些微贡献,与孙学研究凝成了难分难解的特殊情结,孜孜矻矻,潜心探究,辛勤耕耘,始终无怨无悔。现虽已过鲐背之年,仍以这一课题为伴,它几乎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促使我老骥骋蹄,夕霞奋耕,迄未辍笔。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在历史舞台上奋斗了凡40年,著述甚多,广为交游,并始终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给时代留下了个人的鲜明印记。他是中外学者、亿万人民热衷关注和进行潜心研究的一代巨人,对他的研究已成了近代历史人物研究中最有特色、开拓面最宽、成果最多的一个领域;但学习无止境,研究更无止境。孙中山的事业、思想和他的时代,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研究空间,需要长期地继续深入探索、研究,并使之造福当代。所以,摆在学人面前的工作仍是任重而道远。
笔者旧著《孙中山传》,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孙中山先生的传记,它1979年问世后,连续出过4版,6次印刷,有日、朝鲜、蒙古、藏、哈萨克等文译本;与此书相关联,笔者还著有《民国之父孙中山》和《中华名人孙中山》等书,这些著作分别出版于1979—1998年间,迄今已分别超过了30或10多个寒暑。
在这几十年中,中外学人对孙中山的研究热潮迭起,总的说来是日趋活跃,内容已逐步深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数量可观的专著、论集、年谱长编和学术论文等;挖掘出的新资料亦得到一一披露和整理,先后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编的、中华书局版《孙中山全集》11卷,和我主编的人民出版社版《孙中山全集》16卷;并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数十次有关孙中山专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仅笔者个人在孙中山研究这一课题上,就先后出版了《孙中山的历程》《孙中山与国民党左派研究》《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论丛》《晚清风云人物孙中山》等书。众多学者和本人的这些工作,就为拙著几本旧稿的增补修订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我在2013年,由西苑出版社又出版了上下卷凡80万字的《孙中山传》增订版;该书并由台北思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繁体字竖排版本上下册于2014年出版。
传记本来是不易为的。因为既需要充分了解传主的生平、思想和事业,还需要清楚传主所处时代与环境,以及彼比间的相互影响等等。它责任大,头绪纷繁,实在不易。据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撰写孙中山的传记尤其是较为艰巨。这是由于孙中山是代表中国一个历史时代的伟人,他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的一生,反映了一代中国人在最黑暗时代的奋斗历程。他的一生虽只有59年,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都极为深广,几乎联系着中国近代史的整个过程。他这59年内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处在中国革命已不仅是中国一个国家之事情的时代。他曾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数以千计的人士打过交道。因此,写他的传记则须涉及很多方面,涉及很多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内容丰富,头绪纷繁,几乎等于整理一部综合性的中国近代史,要处理恰如其当和评价恰如其分确非易事;并且,还需要在认真进行各个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方能写出新意和水平。所以,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已出版的篇幅不一的孙中山传记和传记性著作多达数十种,其中具有其特色和独见者也不少,并且有的部分写得也很精彩,但迄未见到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富有创见又全书都很精彩成熟之作;特别是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结合,能够适合一般读者口味的、大众化的全传作品,更不多见,因此都还不能反映应有学术水平和满足读者的需要。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值此重要的日子,作为学人理应倍加努力,拿出孙中山研究的新成果,以加深人们对孙中山的了解并为纪念。因此,我特地再次对增订版《孙中山传》进行了较大的增订和修补,以飨读者。这次修订,除修正了已发现的错讹,吸收和补充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面世的珍贵资料,主要是大量增添了图录遗墨等文物资料。
由于考虑到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在中外各地为人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图录、题词遗墨和各种文物等,那些都是历史的重要载体,反映着孙中山当时的活动和社会交往的轨迹线索,具有真实而形象的特征;通过它们展示历史,有着更为深广的内涵,其作用是文献资料所不能完全代替的。曩昔虽然先后出版过颇多的孙中山图传、题词墨宝集和文物手札录等,但却分散难全,各有所长及所短,更缺乏翔实的文字相对照,所以我们通过努力广泛搜集、遴选,在本书中增添了631幅照片和墨迹等文物资料,与正文相互对照,以求严谨又不失生动,力争使这部书成为图文兼备的传记,更加准确、生动、全面地反映一代伟人的生平业绩及后人对他的景仰和评价。
在当今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里,我衷心祝愿人们能够传承和光大孙中山爱国、革命、建设及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和他的立志与追求实现振兴中华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和谐社会的伟大理想,深思他在世时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所揭示的真理,从中得到启迪和力量,共同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全力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