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首创民国警政(4)(3)

辛亥革命网 2010-10-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赵志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武昌首义诞生了中华民国,同时也诞生了中华民国开国后最早的警察机构。本文对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湖北临时警察筹办处”的首创勇气、牺

  此时的武昌,再次陷于混乱之中。“武昌愈滨于危险,(警察)筹办者咸虑警备稍疏,贻害大局”,于是,高元藩等警察首脑,为配合战时总司令部的军事行动,将“警署暂移洪山,高命令各署职员巡士,分队巡逻,誓与城共存亡。”并根据战事进展,对警政、警力予以适当调整。为防止“警备稍疏,贻害大局,乃更分五区为十五区,直隶于武昌警署。区各有警官三、警长三、警士三十有九” 。划小警区,以利控制。警官们一面亲自率领警士昼夜不停加强城区巡逻,维持秩序,稳定人心,“激励各区警官警士……认真防守,以维秩序保治安焉”。一面派员警“将已经迁徒之民房会同保安社绅注册加封,以防损头人民财产和器物”。针对各种谣言流行,警务处还派出言辞较好的警员配合军政府工作人员“十余人分赴各城门街市演说”,要求市民“慎勿听信浮言,群相迁徒。以致内丧财产,外贻流离困苦之忧也。如是者连日,市面乃渐复常观焉。” 终于使武昌城内局势转危为安。

 

武昌起义时曾设战时总司令部的洪山山麓及宝通禅寺

  在坚守武昌危城的日子里,为了进一步强化辖区治安控制,“高元藩总理湖北全省巡警,分武昌警察为五大区,十分区,旋又改为十五区” ,均直属管理。每“区各有警官三、警长三、警士三十有九”。 “武昌城内,武昌城内除学生军如常供职外,余皆为警察兵。竟夜巡逻,一夕数惊,诸赖保卫”。高元藩等人都是不避危险,身先士卒分巡各区。一日傍晚,内务司警官朱秀槐、张开选等人在“分巡各区,查看情形…,傍晚归至东仓口街,突遇龟山炮弹击来,同行者死至四、五人,而槐、选以工于掩护获免,亦可见其时危险之一斑矣。”

  1912年1月上旬,南北议和 ,清军陆续从汉阳、汉口撤退。2月13日,湖北军政府正式行文将原夏口(汉口)厅改为口(汉口)县,任命湖北军政府编制部副部长徐声金 为首任夏口县知事。同时任命熊瑞芬为司法官,胡祖舜为警察官。

  徐声金等到职后,看到汉口一片焦土,尚驻有北洋敌军,且时扰民众,更由于汉口中外杂处,市场纷乱,深感“非赋予警察权不能有所作为”。于是,他决定设立汉口警察总局,自兼汉口警察总局总办(局长),以军事参议官胡祖舜 为帮办(副局长),协同办理。当时,前清阳夏警务处长金汝粱也愿投诚效力,徐声金亦用之。

  徐在任职之初,还干了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即“巧计赶清军,一夕复汉口”。徐、胡接赴汉口任职命令后,即密商汉口商会,并报黎元洪批准,带领武昌革命军一个团的兵力,乘夜潜渡汉口,化装成商团,突袭并占领清军警驻地,一夜之间,将清廷军警全部缴械,迫使使投降并全部撤出汉口。

  清廷军警被赶走后,汉口警察总局正式成立,设于旧笺捐局。下设上(今江岸一带)、中(今江汉一带)、下(今硚口一带)、后(今汉口华景街一带)四局,各置局长一人,胡祖舜兼任上局局长,黄中瓒任中局局长,刘长庚为下局局长。金汝粱为后局局长。同时,启用了一批各有专长的警务骨干以加入警界,如唐翼猷(号馨陔,沔阳人,毕业于湖北高等警察学堂)、周祥凯(字凝甫,嘉鱼人,毕业于武昌师范学堂)、童守衡(字平甫,嘉鱼人,毕业于湖北自治研究所)、陈介甫(黄陂人,毕业于日本警监学堂)等等。

  汉口警察总局成立后,立即着手履行“清除道路,招抚流亡,复兴商场,缉捕盗贼,以汉解决财产纠纷等责任。市面赖之稳定”。“一时人心大定,离汉商民,逐渐复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