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2)

辛亥革命网 2011-04-14 00:00 来源:求是/红旗文稿 作者:左玉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辛亥革命有着怎样的功绩?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就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一方面结束了中国的传统社会,另一方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后一个方面的意义越来越突出。由于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毕竟是前无古人的盛事伟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凭借,于是我们便不难看到一个极其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辛亥革命的客观效果与主观意图每每严重背离,虽然尚不能说它使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丧失了一次重要的机会,但毕竟由于其实践的客观效果不佳而给20世纪的中国投下了许多阴影,从而使人们有理由怀疑,资产阶级的共和革命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在中国是否有其发展前途?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在当时是否必然要推翻帝制?然而,怀疑归怀疑,只要略加考察辛亥以后民主共和制度被一步步破坏的历史,就会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

  自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后,民国政坛上风云不断。客观地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建立的中华民国共和政体,对当上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来说,确实具有很大的制约力,特别是《临时约法》中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及同盟会在责任内阁中掌握实权的格局,多少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这当然是力谋专制统治的袁世凯所不愿接受的。这样,在辛亥以后,封建专制势力与革命民主势力便围绕着独裁与民主、专制与共和、复辟与反复辟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1913年3月,袁世凯采取卑鄙的手段,派人暗杀了宋教仁,孙中山动员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以维护民主共和政体。然而,由于革命党的涣散,二次革命失败,共和势力遭到重创。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令第一届国会选举自己为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随后,他设立御用机关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废除了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了充满封建独裁专制色彩的《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12月,他颁布了《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为10年,可连选连任终身;总统继承人由现任总统推荐。这样,袁世凯不仅可以做终身的总统,而且还可以传之子孙。至此,辛亥革命所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制度完全被破坏,只剩下“中华民国”这块空招牌。

  就是这样一块空招牌,袁世凯也力图将它最后砸碎。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发表接受皇帝位电令,次日接受百官朝贺,12月31日将总统府改为新华宫,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当上了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辛亥革命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被袁世凯彻底践踏了。

  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挫折呢?历史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逻辑。辛亥革命毕竟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它包括民主思想的大规模传播和民主主义革命行动的急风暴雨似的推行。民主思想的大规模传播,为民主主义革命的推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舆论动员作用;而民主主义革命的实现,使全国的老百姓受到了一次极其难得的民主主义的实际教育和洗礼。人们逐渐懂得了以往认为天经地义的皇帝的专制统治,是要不得的,是可以推翻的,是可以用民主的方式来代替的。这种民主的方式,主要是一种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方式,是较之已往的封建专制更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统治方式,对于近代中国所经历的那种深刻的社会危机和国家存在的危机来说,它又是一种救国方式,是一种可能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方式。

  正因如此,推翻封建专制,推翻皇帝统治,这种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对中国一般人的民主教育,是比较深刻和直观的。辛亥革命的意义就在于: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

  经受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洗礼的人们,自然不会容忍袁世凯如此背叛共和与复辟帝制。袁氏称帝,激起全国民众愤慨。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孙中山也号召全国人民起来为重建民国而斗争。仅仅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忧愤而死。

  袁世凯窃据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居于统治的巅峰,掌握着庞大的军事机器,控制了从中央到各省的政权,其统治权威,实际上比前清皇帝还要厉害。但是,他要从共和倒退到帝制,很快就失败了。袁世凯反对民主、背叛共和失败得那么惨那么快,原因何在?

  这显然是辛亥革命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普及了民主知识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没有失败。历史发展尽管不是那么笔直坦荡,但历史发展按照一定规律朝着某种不变的方向前进,又是不能改变的。袁世凯的失败,再次证明了这个历史发展的真理!

  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4页)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成功地推倒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愧为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新社会,但它全面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奴隶变为国家的公民和主人,即使只是从形式上,也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中华民族正是从辛亥革命开始大步迈向现代化的潮流,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进步。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迈向独立、富强的一个新起点。(作者:左玉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