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与社会风俗变迁

辛亥革命网 2011-05-05 00:00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者:严昌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五四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化运动在民国初年出现了强劲势头,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物质和思
 

  本文所谓五四运动,包括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与在此前后进行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变迁,不论是在对旧风俗的彻底批判方面,还是在对新风尚的大力提倡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文化运动的“新”不仅仅是作形容词用,即新的文化,它还可以作动词用,与严复“新民德”、梁启超“新民说”中的“新”是一样的意思,即更新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使其转入新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风俗习惯的态度亦是如此。

  1、

  五四时期社会风俗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演变,其原因是复杂的。

  首先它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传统风俗出现的近代演变的继续与发展。本来任何风俗本身就是传统的,没有传统就不成其为风俗。此处所谓传统风俗是指在古代农业宗法社会产生,传承了千百年的旧风俗习惯。到了近代,一方面是传入中国的西方近代习尚,由于其中具有某些中国传统习俗所没有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与许多新奇事象,引起了正在觉醒的或热衷追求新奇的中国人的学习与模仿,出现了笔者所称“西俗东渐”①现象。另一方面晚清开始的经济、政治变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使传统风俗赖以存在的基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风俗的变异性使其随之也出现演变。笔者曾在拙著《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②中总结近世社会风俗演变的四部曲:明清之际,传统动摇;同光时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五四时期,正是接晚清以来社会风俗演变之余绪,续民国初年移风易俗改革之强劲势头,社会风俗发生了进一步的演变。

  1911年的辛亥革命创造了一个形式上的共和民国,在思想领域里,民主共和、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渐入人心,即使是在社会上,这些口号也成为时髦词汇,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议会论坛和大众传媒上。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影响人们多少代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民众的思想得到某种程度的解放。既然受命于天的真皇帝可以被推翻,受命于己的假皇帝可以被打倒,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不合共和国体,不符民主思潮的天地君亲师牌位、跪拜礼仪、服饰习俗、婚丧仪式、家族制度,自然统统都是可以改变的。

  如所周知,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经济得到了一个百年难逢的发展机遇,迎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所谓“黄金时代”,社会财富比从前有所增加。社会上各种新的消费品刺激了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愿望,家庭经济收入的略微增长为这种改变提供了可能。纺织业的发展,机织布的增加,为那些脱下满装后想穿西服而又无力购买洋货的人们解除了烦恼。建筑业和建材业的发展,打破了秦砖汉瓦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美卑宫,恶峻宇”的居住习尚,为都市里洋式住宅的兴起作出了贡献。劳动力密集型商品生产使就业机会增加,为女子走向社会,走出婚姻、家庭的“围城”,创造了条件。水陆交通的发展,轮船、火车、汽车为人群流动带来了方便,许多人走出封闭的环境,闯入新的天地,家族观念、宗法观念随之淡化。在扩大的社会交往与联系中建立起来的横向社会组织,如商会、工会、政党、社团越来越多,宗族等纵向组织走向衰微。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使民众接受新文化、新事物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加。

  民国初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了,特别是出国留学人员增加很快,这使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深。西俗东渐的力度和速度均有所加大,西方风尚成为人们批判旧习俗,建设新文化的参照系。诚如有的论者所言:“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生活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初很快就形成了一种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就是保守、顽固的风气。因此,追求生活上洋化的阶级和阶层更加广泛了。”③生活方式领域西化色彩愈来愈浓,崇洋趋新成为从都市到乡村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四股重要潮流——西学东渐、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与思想解放,在辛亥革命前后特别是民国初年出现了强劲的势头,为五四时期的政治运动和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与物质基础,也为社会风俗的演变提供了条件,并提出了要求。这就是五四时期社会风俗变迁的背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