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升综合大学办学水平(2)
辛亥革命网 2011-05-21 00:00 来源:海军院校教育 作者:潘保良 熊志勇 查看:
记者:学习贯彻《意见》,关键是要把江主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论述,落实到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上来,能否请您谈谈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人才培养有哪些指导作用?
高学敏:人才兴军,教育为本。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而人才素质竞争实际上也是军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竞争。要想在这场关系国家命运和民族复兴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水准和文化品味。把江主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论述,落实到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上来。这种认识很正确,大学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能就是育人,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当今世界,实行“文理兼容”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军内外许多著名大学,都在积极推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教育,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统一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部队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培养的人才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校作为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在贯彻落实《意见》方面理应走在军队院校前列。
在人才培养方案和组织设置上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比重,并不意味着削弱自然科学精神的培养和自然科学的地位,而是在人才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上要有所改进。过去,我校培养的都是青一色的工程技术人才。现在,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专业技术干部转变为海军军官。在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中,要按照江主席关于新型军事人才的三条标准和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人才的全面发展,贯彻通识教育思想,按照文理互动、均衡发展的原则,加大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力度。大力开展人文教育,把人文知识、人文观念和人文精神引入校园,营造高品位的人文氛围,为学员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潜移默化地滋润学员的心灵,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使学员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浑然一体,从而培养出文理贯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记者: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整体谋划和具体操作上,需要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能否谈谈您的构想?
高学敏:科学与人文并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海军唯一的综合大学,我们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要建设成国内著名、国际先进的军事院校的长远目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作为学校整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就十分重要。我校原来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比较薄弱,这种现状与综合大学的内涵及其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和声誉不相适应。我们要从实施人才强军战略高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军事人才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大学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积极推进。在具体操作上,我们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主动作为,把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落到实处。一是结合军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建立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组织机构。力争在若干领域和方向形成几个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点和学科方向,使学校的社会哲学社会科学成为建设一流军队综合大学宏伟目标的重要支持力量。二是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所军队综合大学,我们不仅要培养知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要造就知名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骨干的成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在全国全军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锐意进取的青年骨干。三是要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工作。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四是要在教与学方面走在社会和部队前面。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员的学术水平,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要以理论创新为主导,提高研究起点,抓住新军事变革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组织地组织和引导哲学社会科学教员攻关,要多出在全国全军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要树立实践意识、创新意识,积极投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入部队开展调查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为部队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发挥院校在传播先进文化上的辐射源作用。五是要注重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到和学科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浓厚的先进文化氛围中陶冶学员的心灵,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立足武汉,面向全国,邀请名家名师来我校进行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以及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报告讲座,传授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启发新思想,开拓新境界,全面提高学员人文素质。
记者:贯彻中央《意见》,提升综合大学办学水平,责任在党委,关键看领导。作为大学的政治委员、党委书记,您对推进这项工作有哪些思考?
高学敏: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一项意义深远、关系重大的战略任务,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都要行动起来,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中共中央的《意见》,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一要精心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要通过深入学习《意见》、加深理解,把思想统一到江主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高度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尊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教员和其他专业教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创建一流军事院校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要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两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加强全面建设的两个不可偏废的任务,重点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切实将《意见》精神落到实处。四要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开放、流动、高效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