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昌洪教授论著目录(5)
辛亥革命网 2011-05-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严昌洪 查看:
64. 《世纪的觉醒——上世纪之交中国人对20世纪的认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2年第1期;《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徐万民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出版。
65. 《“国民”之发现─—1903年上海国民公会再认识》,《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国史学会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
66. 《1903年“沈荩案”及其影响》,《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2年第5期。
67. 《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新进展》,《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0期。
68. 《沧桑看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世纪行》2001年增刊。
69. 《20世纪90年代辛亥革命研究综述》,《理论月刊》2001年第10期。
70. 《“龙舟竞渡”风俗的传承与变异》,《江汉论坛》2001年第6期。
7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研究综述》,《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国史学会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
72. 《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与祖国统一大业》,《孙中山与祖国的和平统一——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73. 《<洪秀全演义>中的反清思想》,《黄世仲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辑香港纪念黄世仲基金会2002年印。
74. 《近代商业学校教育与士商关系的互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严昌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75. 《对<湖北省志·贸易志>若干史实的订正》,《湖北方志》2002年第5期。
76.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风俗调查与改良活动述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4期;《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唐力行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出版。
77. 《旧式婚礼所折射的妇女地位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2003年第3期。
78. 《试论民国初年部院之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4年第1期。
79. 《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过程》,《历史教学》2004年第7期。
80. 《关于建立武汉学的构想》(合撰),《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日]《近邻》第47号(2005年8月);《北京学研究报告·2007》,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编,同心出版社2007年出版。
81. 《“敢为天下先”的典范——纪念科学补习所成立100周年》,《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82. 《近代东南社会“贱民”群体的复权意识与复权斗争》,《史林》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1期;《东南社会与中国近代化》,郭太风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83. 《抗战期间日本对华文化侵略述论》(合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5年第11期。
84. 《同盟会与武昌首义》,《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05年第3期;《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侯杰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85. 《1905年的五大臣出洋》,《文史知识》2005年第8期。
86. 《辛亥时期暗杀活动与光复会关系》(合撰),《光复会与民族觉醒》,李永鑫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87. 《熊秉坤在武昌首义中的历史作用》,《武昌文史》第18期(2006年9月)
88. 《孙中山与台湾——兼述孙中山论祖国统一》,《文史纵横》2006年第4期。
89. 《国内外城市地方学研究综述》(合撰),《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90. 《谈谈张难先的“怪”》,《武汉文史资料》2007年第1期。
91. 《孙中山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努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92. 《近代人力车夫群体意识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93. 《传统祭礼及其在20世纪的革废》,《文史知识》2007年第7期。
94. 《辛亥首义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3辑(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