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2)

辛亥革命网 2013-02-22 00:00 来源:《团结》杂志2012年第5期 作者:高仁立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但是,孙中山对马克思理论是有选择地接受。他明确指出:“我们今日师马

  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一直坚持暴力革命是普遍规律的理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强调各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然而,我国的许多理论工作者却跟不上这一理论的变化,仍然使用暴力革命的理论来作学术评价,许多大学的理论教材也仍旧在讲暴力革命是普遍规律。这是很不应该的。

  其次,孙中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思考、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和提出理论的典范。从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看:他全面了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广收博采,汇集各方精华而成。从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看:他仔细考察研究了中国和外国社会的情况,比较了异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的理论。从孙中山对待其他著名思想家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看:他尊重其他思想家,认真研究他们的理论,学习、吸收其一切合理因素,但是又绝不迷信和盲从,而是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孙中山的这些品格,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有启示的。马克思是人不是神,他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全都预见到,他说的话不可能每一句都正确。所以,中共中央一再讲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我们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其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而不是具体论断。孙中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方面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实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孙中山的独特见解是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贵贡献 

  孙中山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实际上是开启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探索。“师马克思之意”,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用“马克思之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提出自己的建设主张。孙中山的思想当时没有条件去实施,但他的探索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从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看,孙中山提出的独特见解就是不完全消灭私有制。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就是完全公有制,这也是过去很长时期里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界定标准。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要节制私人资本,但是不消灭,保留私人资本对社会发展有好处。一方面要节制私人资本,另一方面要发达国家资本,还要引进外国资本。这样,孙中山就是要建立一个多种所有制并存而以国家资本为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过去的很长时期里,这也是否定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依据。认为保留私有制就不是社会主义,据此说孙中山是既要建设资本主义,又要避免资本主义,陷入了自我矛盾之中。直到我们吃了太多的完全公有制的苦头,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建立起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才认识到当年孙中山思想的正确性与超前性。

  从思想理论方面看,孙中山“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也给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有益的启示。“马克思之意”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之法”就是建设道路、建设方法。只要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之意”,就保证了社会主义本质不变。“马克思之法”我们就不能、也不应固守,尽可以从我们的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我们的建设道路与方法。过去我们批判孙中山说,不用“马克思之法”就不是社会主义。这表明我们没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把建设方法和社会主义本质混为一谈。这还表明我们未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是去领会其精神实质,而是教条主义地固守某些具体论断;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看做开放的、需要不断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而是把它封闭起来,谁若稍有超越就被指为违反马克思主义。如今,我们正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都有了极大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该正确认识孙中山“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的时代价值。

  (高仁立,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常务理事)

  注释:

  1孟庆鹏编:《孙中山文集》上卷,第268页,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

  ②同上书,第342—343页。

  ③同上书,第269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506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⑤同上书,第九卷,第363页。

  ⑥同上书,第362页。

  ⑦孟庆鹏编:《孙中山文集》上卷,第268页,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700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