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后中国在日留学生的不同反应(3)

辛亥革命网 2014-06-18 00:00 来源:《近代史研究》2013年6期 作者:张昭军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武昌首义后,中国在日留学生反应各异。一些满族学生决定回国参加清军,或组织暗杀团,反对革命。多数汉族学生则希望革命成功,他们通过

  10月25日会议后,千叶医专的留学生迅速行动起来。27日晚6点,千叶医专20名留学生在旭町崔文灿处召开赤十字队成立会议。何焕奎就赤十字队的组织情况做了详细说明,推选陈任樑、何焕奎任书记,金子直、田瑞龙任会计,李定、吴亚良、李垣昌、刘之纲任庶务干事。这次会议决定:(1)在赤十字会的原则下组成赤十字军,不分官军、革军,只要是伤病员一律予以救护;(2)向清公使及学监汇报,以获得许可;(3)为使赤十字组织获得官方认可,请公使电告清政府;(4)赤十字军的相关费用拟仰仗神户、横滨等地华商义捐;(5)聘请日本有名的医生作为赤十字军的顾问;(6)就组织赤十字军事宜立即向熊本、仙台、冈山、名古屋等地留学生发去通告;(7)组建赤十字军的同时,将其旨趣以传单形式飞速发往各地,请各报予以刊登;(8)联络上海当地赤十字会共同活动。他们在发起旨趣中称:其对国内发生战争深感苦痛,无论官军、革军都是同胞,不愿看到永无休止的战争而造成悲惨的后果;他们对于伤病员缺乏医疗和设备尤感忧虑,组织赤十字军归国是基于世界赤十字会的宗旨,以慈善救护为目的;他们在战争中将持严正中立态度,无论官军、革军伤员,一律予以平等治疗;待战争结束后,他们立即返回日本恢复学业。(23)

  28日,千叶医专学生代表吴亚良、何焕奎、李定等三人赴东京面见汪大燮公使。他们表示,当此国家危难之际,不忍坐视,拟组织医疗队回国,希望公使予以支持,且希望能获得学部及母校许可。(24)使馆又允许他们请假一周。第二天,吴亚良、李定等代表留学生向千叶医专校长荻生録造提交了休学报告,并转交了清公使写给校方的“学生休学一周承诺书”。同日,清政府和日本文部省分别下达文件,同意留学生休学回国。(25)至此,留日学生组建赤十字救援队合法化。

  在千叶医专的带动下,东京、金泽、京都、仙台、广岛、冈山、长崎等地医学专门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也纷纷筹组赤十字会,并相约31日在东京举行大会。(26)

  前已提及,大会的实际召开时间是11月1日,组建赤十字队事宜系核心议题之一。这次会议由扬承业、江中雅、任寿祺、马长春、金在镕、张大义等人发起,原计划是组建留日医药学界中国赤十字后援会,故由后援会干事任寿祺致开会辞。由于章太炎等众多非医界人士参加,原定主题有所冲淡。大会散发了《千叶同学全体组织赤十字会回国敬求留日学界商界诸同胞赞成助捐启》《中国赤十字后援会草创简章》《留日医药学界中国赤十字会草章》等印刷品。《千叶同学敬求助捐启》内容有三项:劝说在日医药界同学休学,加入赤十字医疗队,回国效力;呼吁全体留学生在经费等方面予以赞助;恳请商界全体华侨慷慨解囊。《中国赤十字后援会草创简章》提出,赤十字会不仅缺乏旅费,而且亟需购买药品、器材、消耗品的费用,故成立专门组织以为后援。按照提案,号召每名学生义捐2—10日元。(27)

  次日,留日医药界学生代表60人在东京留学生总会馆召开了“留日医药学界联合会”,组建“留日医药学界赤十字会”。东京和京都帝国大学、日本药学校、慈惠院、国立卫生试验所、传染病研究所,千叶、东京、仙台、长崎、京都、名古屋、金泽、冈山等地医学校均有代表与会。他们就《留日医药学界中国赤十字会草章》以及会员、医生、护士、药剂师人数等细节问题作了认真讨论,会议持续到深夜。驻日公使汪大燮被推为名誉会长,学监胡元倓为副会长。《留日医药学界中国赤十字会草章》凡9章25条,包括定名及宗旨、本会与万国赤十字会条约之关系、本会对于官军革军之地位、徽章、职员、经费、赏罚、善后等内容。前有汪大燮的发起词:“留东医学专门学校诸生,闻武汉事起,兵连祸结,恝然忧之,乃本其所学,组织赤十字会,亲赴战地,以作救济之举。其会章以世界万国赤十字之公例为本,纯然慈善性质。”章程规定,“本会以博爱为宗旨,凡军人及因公附属于军队之人员有负伤或罹病者,不问其为官军、革军,悉殷勤救护”。(28)从发起词、章程及几次会议的决议看,尽管暗中同情革命,他们始终强调采取中立态度,救死扶伤。

  会后,他们在东京成立了留日学生同盟中国赤十字会总部,以负责协调各地人员招募、费用捐赠和归国日程安排等事宜。办公地点设在神田三崎町三崎馆。总部工作人员以千叶医专学生为主,陈任樑任队长,吴亚良任理事长,李定等任干事,何焕奎等任书记。

  留日中国赤十字会成立后,留学生得到各自所在医校的大力帮助。11月1—8日,千叶医专校长荻生録造,该校教授、千叶医院院长三轮德宽专门组织成立了战地应急医疗技术讲习会,免费为中国留学生讲授“创伤疗法”、“外科手术”、“内科学”、“眼科学”、“调剂术”、“绷带术”等战地医学课程。他们还推荐在东京工作的优秀校友担任中国赤十字会的顾问,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大规模的义捐活动。11月9日,全校师生为中国留学生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并赠送了大量药品和医疗器具。大阪医专的赤十字队得到了佐多校长的支持。11月16日,该校师生约700人在学校大讲堂举行了盛大的送别会,进行义捐,并向留学生赠送了医学讲义。

  经过紧张的宣传和组织,各公立、私立医药学校学生踊跃报名,总计约有140人加入了赤十字会。留学生以东京总部工作人员为基础,正式成立了留日学生中国赤十字会医疗救援队领导机构。正顾问为千叶医专毕业生铃木寿贺治,副顾问为慈惠院医专毕业生川茂昇道,队长为千叶医专学生陈任樑,副队长为东京帝大医科学生王曾宪,理事长吴亚良,干事李定、李恒昌、丁求真、刘之纲,书记何焕奎、萧登等,均为千叶医专学生。(29)11月中旬,首批赤十字队员66人,携带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物资大小百余件,离日回国,奔赴战地救援。

  三、经济陷入困顿

  国内战争导致了留学生经济来源的中断。20世纪初,中日两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已有一定差距,即便官费留学生,也感到生活较为窘迫。周作人曾回忆说,他以官费生身份留学日本,每月领得33元生活费,“实在是很拮据的”。(30)在此状况下,国内爆发战争,留东学生无法及时得到汇款,必然加重他们的经济困难。

  10月中旬,他们还可以维持正常的留学生活。日本记者观察到,“在东京的三千名中国留学生对这次事变态度非常冷静,静观事变的发展”。他们虽对清政府怀有不满情绪,希望革命军获胜,担心国内亲人的安危,但尚能安心学业。(31)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留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其中的原因,正如一名留学生所解释的:“来自国内的学费每年两次,一是二月份,一是八月份,现在正是从国内邮寄学费的时候,不料却发生了事变,交通中断。现在房费、学费、日常生活费全都出现了问题,起初学生间还能互相借取,现在一起陷入了困境,真不知该如何是好。”(32)而且,天气转冷,学生亟需费用增添御寒的衣物。到10月下旬,资金匮乏已成为困扰留东学生的最大问题。为了生存,有的学生典当了身边所有值钱的东西。这种现象先是发生在来自四川、湖北、湖南等革命中心地区的自费生身上,随着战事的蔓延,其他各省的官费生和自费生也陷入了穷困境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