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实业计划》的交通蓝图

辛亥革命网 2018-09-25 09:51 来源:团结报 作者:戴鞍钢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2年清皇朝覆灭,中华民国建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满怀热情地筹划并亲身参与实业建设,想以此稳固民主共和的根基。,孙中

  1912年清皇朝覆灭,中华民国建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满怀热情地筹划并亲身参与实业建设,想以此稳固民主共和的根基。

  期望与努力

  早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的归国途中,孙中山就指出:“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47页)。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他又先后至上海、武汉、福州、广州、北京等地宣传民生主义与实业救国的主张,认为“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仆抱三民主义以民生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39页),并且全力投入提倡实业的宣传和实践活动中。黄兴也在很多场合大力宣传兴办实业的重要性:“今者共和成立,欲苏民困,厚国力,舍实业莫由”(《黄兴集》,第252页)。 在解除南京留守的职务后,他也积极投入了创办实业的活动。

  发展中国的实业建设和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一直是孙中山等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曾向李鸿章提出了一份在中国解除封建主义对民间工商业发展的束缚,根本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拔人才制度的理想蓝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实现民富国强的愿望。但孙中山的美好愿望,却遭李鸿章的拒绝。严酷的现实,促使孙中山走上革命的道路,决意从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创立民主共和政体着手,去实现他的全面推进中国实业建设的主张。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对发展实业更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即使在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因对袁世凯的反动面目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仍觉得以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为主要目标的政治革命,已经圆满成功,余下的问题,是怎样使人民尽快摆脱贫困,早日使国家富强起来,也就是怎样去完成振兴实业的任务。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都号召大力兴办实业,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他特别重视发展铁路事业,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实业的关键之处。直到宋教仁被刺杀,孙中山才从埋头于实业转而更多地关注现实的政治斗争。自那以后,他为着重建民主共和与北洋军阀开展英勇斗争,同时进一步思考、架构全面推进中国实业建设的宏伟方案,并在1919年完成了著名的《实业计划》一书。

  实业与铁路

  《实业计划》是近代中国内容最宏富的实业发展方案,它由六大计划组成,强调以大力发展交通业为先导,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提出在10至20年的时间内,在中国的华北、华东和华南分别修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3个大型海港,4个二等海港,9个三等海港,15个渔港。与此同时,修筑总长10万英里的铁路,组成中央、西北、东北、东南、高原五大铁路系统,构成一个连结全国的铁路运输网络。另外,还要在全国修建100万英里的公路和治理、疏浚江河湖泊,使海运、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相联结,结成一全国性的水陆交通运输网。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各地的矿藏资源,发展各类轻重工业和推动农业的近代化。这一内容丰富、气魄宏伟的建设方案,把近代中国的实业思想和主张推向了新的高峰。

  作为近代中国一位先进的中国人,孙中山毕生重视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并且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构想。他认为,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之后,要使中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独立、富强的国家,就必须从振兴实业着手,并且尖锐地指出,发展实业是“中国存亡之关键” (《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48页)。然而实业门类繁多,又应从何开始?他认为要振兴实业,必须先发展交通事业,“交通机关,实为一切实业之母”。他对比了日本和中国不同的自然条件,指出:“日本为海国,必先求水运便利;中国为大陆国,必先务陆运,即铁道之发达,然后经济、政治、教育、军事等乃有可言” (《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16页)。在这里,孙中山不仅认识到发展交通事业对于其他各项事业的重要性,而且还提出了必须根据本国的条件来决定水陆交通发展轻重缓急的思想。

  正是根据这一认识,孙中山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了中国必须优先发展陆上交通(主要是铁路并辅之以铁路沿线地区的公路)的设想。他指出:“计划交通,当先以铁道为重要” 。特别是中国内地与边区,人口疏密和资源开发的程度都有极大差别。内地人口稠密,土地和地下资源的利用率都较之边远地区为高,即使交通便利,“而谋食仍艰”;相反的,边远地区地广人稀,资源多未开发,因此,作为迅捷而高效的铁路交通的修筑,更是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发展实业、强国富民必先重视的事业。“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 (《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83、384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