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的解读:纪念中的“辛亥革命”(1912年~

辛亥革命网 2013-09-29 00:00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作者:何广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如今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我们一般理解为“1911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p209)围绕辛亥革命,中国现

  “辛亥革命”如今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我们一般理解为“1911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p209)围绕辛亥革命,中国现当代还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辛亥革命纪念,从民国始迄于今,未尝稍斩。

     “辛亥革命”从名词诞生之日起,其含义就不断演变。而辛亥革命纪念之中该词的运用最为密集,各方对其表达尤为充分,遂为研究者提供了绝佳的视角来探讨其词义的变迁。本文拟选取民国年间《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等报纸刊载的双十纪念文章为研读对象,专力探讨在纪念之中“辛亥革命”词义的流变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名词的诞生

     “辛亥革命”是偏正结构词语。“辛亥”是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本词中对应的时间跨度为1911年1月30日至1912年2月18日。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成功爆发的一次反清武装起义,引发全国响应,一举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开创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时代。以干支结合其他名词组成新名词所在多有,常用来指称某时发生的某事,中国近代史中比较习见的名词,如甲午之战、戊戌政变、庚子之乱、辛丑条约等,莫不如此。

     “革命”是本词的中心语。汉语中最早出现“革命”字样的是在《周易》第四十九卦革卦中,其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对“汤武革命”作了注解,他说,商汤、周武王“放桀鸣条,诛纣牧野,革其王命,改其恶俗”。革命一词的古义可理解为变更天命,改朝换代。

     到近代,“革命”意义发生了变化。中国现代汉语词汇形成有一条重要途径,即先由日本对西方词汇进行转译,形成新词语,或赋旧词以新义,并经留日学生辗转输入国内。①“革命”属于旧瓶装上了新酒,梁启超对此做了系统的介绍。他认为中国古已有之的“革命”,“皆指王朝易姓而言,是不足以当Revolution之意也”。“Revolution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如法国一千七百八十九年之Revolution是也,日本人译之曰革命。‘革命’二字,非确译也。”在这篇作于1902年底的文章中,梁启超反复申说Revolution并非与“现在王朝一人一姓为敌”,“易姓者固不足为Revolution,而Revolution又不必易姓”,在其理解中,日本人翻译的Revolution实际无关“改朝换代”,其合理翻译当为“变革”。对于被误解的“革命”,梁启超给出了他的正解:“夫我(国)既受数千年之积痼,一切事物,无大无小,无上无下,而无不与时势相反,于此而欲易其不适者以底于适,非从根柢处掀翻之,廓清而辞辟之,乌乎可哉!乌乎可哉!此所以Revolution之事业(即日人所谓革命,今我所谓变革),为今日救中国独一无二之法门。”[2](p368-371)简言之,梁氏的“革命”乃无须改朝的换制。

     梁启超成文之际,革命在中国几成流行语。倡言革命,以革命为题的书籍如《革命军》、《大革命家孙逸仙》也辗转流传。显然,与梁启超对革命的理解不尽相同,伴随着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活动展开,留日学生对革命的古义和译义兼收并蓄,大加宣传,革命不但要“革其王命”,“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革命遂成为改朝换制的举动。

     但“辛亥”与“革命”连在一起,还是民国成立多年以后的事情。民国初肇,“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奇怪的是,报纸以及政府公文中均未见“辛亥革命”字样。从现有材料看,尽管孙中山对辛亥革命探讨得最多最力,他在早年也惯用武昌起义、辛亥一役等说法。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对民国前后的历次革命进行追述,也不见“辛亥革命”字样。他说:“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三次革命在云南,因袁世凯推翻共和,僭称洪宪皇帝,南方各省拥护共和,所以有护国军之役。四次革命则今日,因倪嗣冲造反,而有张勋之复辟。”[3](p113)直到1918年3月18日,孙中山在致头山满、犬养毅的信中,辛亥与革命两词的距离才比较接近。信曰:“文奔走革命二十余年,迄于辛亥,始得有成。”[3](p421)犹未明言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名称较早出自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未久的毛泽东笔下,1919年8月他发表于《湘江评论》中的著名政论《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辛亥革命”喷薄而出。1921年梁启超在国庆日以辛亥革命为题演讲,题曰《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国民党》[4](p790-794)一文,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1930年7月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稔知,遂成流行语,以迄于今。

     二、词义的盈缩

     辛亥革命词义内涵包括事件过程、革命施动者、时间范围、性质和结果等多方面,民国期间,纪念文章中所言诸方面一直存在着不尽相同但有迹可循的解读,该词的内涵为之左右,其意义随时代演进,时而缩小,时而扩大,一直未能稳定下来。以下试做梳理。

     1.事件的过程。

     较早提到“辛亥革命”一词的毛泽东,在1919年是这样描述革命过程的:“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5](p389)毛泽东在批评辛亥革命未能联系广大民众之外,说明了辛亥革命是由留学生、哥老会、士兵等群体发动参加的,还是取得了“倒去”“圣文神武的皇帝”,开始“建设”“大逆不道的民主”等成果,较为简练地道出了辛亥革命组织、发动的历程及其成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