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需进一步彰显辛亥首义遗迹(2)

辛亥革命网 2011-09-2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谦定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已届百年,为了进一步擦亮首义文化这块武汉的城市品牌,我们有必要认真整合资源,理顺首义文化形成的前因后果,抖落首

  武昌科学补习所:1904年7月3日正式成立,所址先设在武昌多宝寺街的时象晋家,旋迁至武昌魏家巷1号欧阳瑞骅家。所长吕大森,总干事胡瑛,文书宋教仁,会计时功壁,庶务康建唐,宣传曹亚伯,核心人物还有刘静庵和张难先,成员40余人,多为学生和新军士兵。

  科学补习所是湖北最早成立的反清革命团体,当时对外为文化补习学校,声称“集合省同志取长补短,以期知识发达无不完全”,实则是以研究科学知识为掩护,成员“以心记之宗旨‘革命排满’四字为主”。华兴会筹备长沙起义时,科学补习所与之联系决定响应,长沙事泄,科学补习所得到密电后,迅即转移军械,销毁文件,隐蔽成员,因而未遭破坏,但从此不能公开活动,于是,便有了紧随之后诞生的著名反清革命团体武昌日知会。

  当年科学补习所机关所在的多宝寺街,今已消失在武昌首义小区,魏家巷1号则消失在武昌九龙井小区,在这两处遗址上,目前只有魏家巷1号附近的体育街上,建了一个纪念性标牌,而多宝寺街遗址上则无任何标记。

  武昌日知会:湖北早期的反清革命活动是自成体系的,自始至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如果把湖北众多的反清革命团体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树根就是革命先驱吴禄贞1903年发起的武昌花园山聚会,幼苗期则是1904年7月由吕大森等组织成立的武昌科学补习所,而树的主干则是1906年2月由刘静庵等组织成立的武昌日知会,至于其它的反清革命团体则都是枝叶花果。

  反清革命团体武昌日知会的名称,源于基督教会的一个书报阅览室。1901年,基督教美国圣公会(Thc American Church Mission)的黄吉亭牧师,在武昌府街(今青龙巷)的圣救世主堂大院内兴办了一个以宣传基督教与开启民智的书报阅览室,取名日知会,寓有“日求一知,不断进取”之意。当时武昌的“两湖书院、经心书院(为晚清湖北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学生阅者最多,并托代购书报”。1903年间,新军中的黎元洪部下书记官刘静庵,常来武昌府街圣救世主堂的日知会阅览书报,并与该堂牧师胡兰亭成为挚友。1904年,科学补习所解散后,刘静庵离开新军被胡兰亭聘为日知会阅览室司理(即阅览室主任管理员)。在宗教外衣的掩护下,刘静庵以革命书报为媒介,吸引了大批志同道合的年青人,开始秘密筹组一个以日知会阅览室为活动中心的反清革命群体,后人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日知会的教会阅览室阶段。

  武昌日知会的反清革命活动,自始至终与基督教美国圣公会息息相关。当时圣公会的主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36岁的年轻人,名叫洛根·赫伯特·鲁兹(L.H.Roots,中文名为吴德施)。他是10年前由基督教美国圣公会派往武昌的传教士,不久担任了武昌高家巷圣约瑟堂的会长(即管堂牧师)。由于吴德施知识渊博,工作勤奋,他受到了教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1904年11月被顺利提升为基督教美国圣公会鄂湘皖赣教区主教。

  具有浓郁民主革新思想的吴德施继任主教后,按他的职务与差会的要求,使得圣公会和武昌文华书院(基督教圣公会在湖北开办的著名学府,即今武昌文华中学的前身、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中本已十分活跃的革新风气就更加兴盛起来。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思想在这里传播,一些觉醒者在这里聚集,从而酝酿产生了湖北最早的一批反专制、求民主的革命团体,催生了大批反清革命的仁人志士。在吴德施主教的同情和支持下,刘静庵具体领导的“武昌日知会”,成为了当时中国内地最大和最著影响的反清革命团体。

  1906年2月,日知会阅览室由武昌府街圣救世主堂迁移到了武昌高家巷的圣约瑟学堂内(今崇福山街39号)。经刘静庵精心组织,一个以反清革命为宗旨的日知会在此正式成立。日知会下设干事会和评议会,刘静庵任总干事,干事为李亚东、辜天保等;评议会评议员为陆费逵(后为中华书局创始人)、冯特民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