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成员邓子云之外甥:抗战英烈蔡炳炎

辛亥革命网 2025-09-04 10:3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宝森 查看:

蔡炳炎(1902~1937),安徽合肥人。1902年,蔡炳炎出生于合肥东郊胡浅村。1920年至1923年,蔡炳炎先后在本乡和三河镇当塾师,并与夏钟庭成婚,后生二女一子。

  邓子云,中国同盟会会员,曾跟随孙中山先生一起探索救国的道路。邓子云在日本以及后来在广州的时候,经常写信给其外甥蔡炳炎,教他树立革命理想。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东郊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邓子云获悉黄埔军校创建后,即向该校介绍其外甥蔡炳炎。蔡炳炎通过填表登记获得考试的资格,成功考入黄埔军校。

  蔡炳炎(1902~1937),安徽合肥人。1902年,蔡炳炎出生于合肥东郊胡浅村。1920年至1923年,蔡炳炎先后在本乡和三河镇当塾师,并与夏钟庭成婚,后生二女一子。

  1924年3月,蔡炳炎经其舅父、老同盟会员邓子云介绍,报考广州黄埔军校。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步科。10月,随黄埔军校学生队参加平定广州商团阴谋暴乱的战斗。12月,黄埔军校结业,被分配到以王柏龄为团长的军校教导团第二团任排长。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蔡炳炎时任军校教导二团二营六连连长,率部随右翼军出征,攻占淡水城。3月,随东征军参加进攻鲤湖、棉湖、河婆、兴宁杜口等战斗。6月,随东征军回师广州,讨伐滇系军阀杨希闵和桂系军阀刘震寰的叛乱,并参加进攻三元里、龙眼洞等战斗。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转战五华、兴宁、松口等地,参加了扫荡陈炯明残部的战斗。

  1926年春,蔡炳炎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师八团八连连长。同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隶属于何应钦率领的第一军,编入东路军序列,从广东潮州、汕头一带出发,向盘踞福建的孙传芳军阀集团的周荫人部进攻。福建克复后,随部进入浙江,旋即转向江苏,参加会攻南京。

  1927年4月,蔡炳炎随北伐军攻占杭州、上海以后,驻防镇江。8月,任第九军军士教导大队上校主任。不久,升任总司令部补充团上校团长;9月,攻占徐州后,回守镇江,升任营长;11月,调第一军三师八团。 1928年初,蔡炳炎改任第一军三师八团团长。同年秋,奉命调任第二师五旅十团团长。10月,入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1929年,蔡炳炎调往第四十五师二六八团任少将团长兼徐州警备司令。1930年初,蔡炳炎离陆大任卫立煌第三纵队指挥部少将参议,到江淮地区招募新兵。夏,任四十五师一三五旅二六八团少将团长兼徐州警备司令。9月,蒋冯阎大战,以冯、阎失败告终,蔡炳炎不久回到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继续学习。

  1931年春,蔡炳炎在中央陆军大学学习期间与北平赵志学结成伉俪后生二子一女。同年,从陆军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军政部总务厅,任上校参议。

  1932年2月,蔡炳炎调任胡宗南为师长的第一师参谋长兼开封警备司令。同年夏,调任第十八军军部参谋兼干部训练处副主任。不久调任安徽警备第二旅旅长。8月,受任安徽省保安处少将参谋长。1933年春,蔡炳炎任安徽省保安处中将处长,又取字“絜宜”。10月,获鄂豫皖三省剿共总司令蒋功字第七号奖状受到记大功一次的嘉奖。

  1935年3月19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议决,免去蔡炳炎的安徽省保安处处长职务。4月,受任中央陆军整理处军官大队大队长。8月,进入武汉军官团,接受训练。1936年初,蔡炳炎受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第二〇一旅旅长。后率部驻守浙江常山、衢州和广东广州、乐昌、马坝、韶关等地。

  1937年5月21日,蔡炳炎晋升为陆军少将。7月,调庐山军官训练团训练。8月,率领第二〇一旅从汉口乘船,顺江而下,向上海方向进发,参加淞沪抗战。8月24日,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入夜,部署初定,阵前即发现敌军。传令士兵不得妄动。待敌接近阵地约50米,乃一声令下,猛烈开火,继以刺刀冲杀,全歼来犯日军。25日晨,以一团兵力,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后因日军援兵疯狂反扑,所部死伤惨重。中午12时,亲率一营兵力在陆家宅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

  1937年9月初,蔡炳炎的灵棺乘火车向安徽发运。12月下旬,蔡炳炎灵棺由安庆运回其故里合肥。因战事日紧,暂厝于城东郊蔡之舅父邓子云家乡村头旱地。1947年,安徽省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大会提出呈请国民政府明令褒扬本省忠烈蔡炳炎将军并予公葬的议案。国民政府于同年5月10日发布对蔡炳炎的褒扬令,追授其为陆军中将。当月,原合肥县各界人士为蔡炳炎举行公祭大会。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蔡炳炎的灵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直未能得到安葬。直到1958年,蔡炳炎之子蔡浙生才将其父的灵棺深埋于农田之下。

  1986年9月26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在蜀山烈士陵园为蔡炳炎举行隆重的迁葬仪式。其灵柩迁葬于合肥市蜀山的烈士陵园,安徽省暨合肥市党政领导与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及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共100余人参加迁葬仪式。2004年9月7日,蔡炳炎将军铜像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落成。

  2015年,合肥市政府将蔡炳炎故居附近的柳荫路更名为炳炎路,以缅怀先烈。

  1986年,蔡炳炎三夫人赵志学从美国返回大陆,通过合肥市政协将蔡炳炎的两封家书捐献国家。这两封家书原珍藏于美国新奥尔良市,已用绫裱好,于1987年7月7日送至北京。现由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两封家书全文如下:

  志学内子雅鉴:

  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沪战闻我军连日胜利,敌方大有恼羞成怒之势。昨日报载,又由日舰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果尔,则二次大战即将爆发。同时又根据报载,上海汇山码头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虽多亦奚以为!我等刻仍在此间休息,如沪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前函家用帐目,由你管理,望即实行,无得疏忽,此为最要紧之事。保、亚、浙(稽子保生、女亚兰、幼子浙生一一编者注)等几辈均好吗?甚念!特此,敬颂。

  时祺

  洁宜于常州洪庙

  八月二十一日上七时

  志学内子雅鉴:

  连日致书,谅已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作到,是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周难(指蔡的勤务兵一一编者注)于此次过汉,乘机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困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指长女)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指幼子浙生)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专此,敬颂

  时祺 洁宜手启

  八月二十二日于常州城北之洪庙,上午八时半发,彼等恐不在原地,汇款注意。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