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到革命的英勇过渡——纪念自立军起义120周年(2)

辛亥革命网 2021-01-12 09:22 来源:文史拾遗 作者:梁小进 查看:

自立军起义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它是上承戊戌变法、下启辛亥革命的重要一环,是一次历史性的英勇过渡。

  其后,唐才常在上海成立自立会,组建自立军,筹划发动武装起义,即本次会议纪念的自立军起义。在此前后,林圭、李炳寰等应唐才常之召回国,到上海、武汉,参加自立会和自立军的活动,并成为重要的组织者和骨干力量。自立军分为七军,分别为前、后、左、右、中,另有总部亲军和先锋军。全军由唐才常任督办,林圭为中军统领,驻汉口总机关。自立军原计划分别在汉口、大通、安庆、新堤、常德五路同时发动,但由于康有为筹寄经费误期,只得推延。但安徽大通方面没有接到通知,8月9日,秦力山按原计划在大通起义,与清军激战七日而败,牺牲惨重。后沈荩率部起兵湖北新堤,进击湖南临湘,因寡不敌众而败。其他三路则未及发动。8月21日,清政府破获汉口总机关,唐才常、林圭等三十余人被捕。次日夜,张之洞将其中二十余名重要成员杀害。安徽、湖南、江西各地清朝当局也出动兵勇,捕杀自立军将士。据不完全统计,仅鄂、皖两省即有自立军成员三百余人被捕。自立军宣告起义失败。

  从戊戌变法到自立军起义,时间只有六年,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密切的历史联系和内在发展。

  第一,自立军起义是戊戌维新运动合乎逻辑的发展。戊戌变法和自立军起义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戊戌变法采取的是“伏阙上书”,依靠光绪帝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其主要的活动方式,是公开的办报刊,创学会,兴学校。谭嗣同思想特别激进,有“发大难”“流血遍地”的主张,认为,中国“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不恤首发大难,画此尽变西法之策”,甚至断言“今日中国能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方有复兴之希望”,但并没有付诸行动。自立军起义是秘密的地下活动,联络会党,组建军队,实行暴动。

  从自立军起义的成员来看,其最高首领为唐才常,而主要组织者和骨干多为原时务学堂学生,有名可考的就有20多人,其中7人充当领导者和骨干。所以,毛泽东曾说:“唐才常汉口一役,时务学生之死难者颇不乏人。”

  第二,自立军起义的宗旨,因处于时局的急剧变化、政治环境犹为复杂,一方面受康有为、梁启超保皇思想影响,又因接触孙中山,受到反清革命思想的影响,两方面思想交相作用,故体现出较为模糊、混杂的特点。其国会宗旨,既宣布“不承认满清政府有统治中国之权”,又有“请光绪帝复辟”的要求。自立军本身,试图以“勤王”号召天下。因此,其起义的计划,原拟占领武汉三镇以后,即出兵西安,营救光绪帝。秦力山发动大通起义,其檄文宣布“讨贼勤王”“清君侧而谢万国”“请皇上复辟”。

  但另一方面,自立军的组织者和骨干由于受到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受到孙中山的影响,而其部分组织者和骨干系孙中山所派来的兴中会会员,如秦力山、吴禄贞、毕永年等,因此体现出革命倒清的倾向。他们称孙中山为“中峰”,接受孙中山的指导和赞助。唐才常、林圭等致康有为书中,既有“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又有“今上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林圭甚至慷慨激昂、声色俱厉地说:“今日救国,非要进行大改革不可,什么排满,什么勤王,我都不管,我们大家一齐起来造反!”

  自立军起义的宗旨和指导思想,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这也是中国近代思潮由维新到革命过渡时期的正常反映。

  二、从自立军起义到辛亥革命的兴起

  自立军起义失败之时,正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日渐兴起之际。其时,在孙中山反清革命思想影响下,一大批留日学生逐渐认为:必须推翻腐败卖国的清朝廷,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并在国内外展开了爱国革命活动。1903年,黄兴、宋教仁等回国,即在湖南长沙发起成立华兴会,并联络会党、运动新军,策划长沙起义。华兴会及其策划的长沙起义,并非长沙一地的革命事件,而是涉及两湖、江西、浙江,甚至河南、四川的多个省区,影响极为深远,时人称为“内地革命之先声”。1904年,长沙起义未发而败,黄兴及众多华兴会员流亡日本,次年又与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联合,成立同盟会。从此,中国民主革命走向高潮,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从自立军起义到华兴会的成立,只有三四年时间,那么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自立军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先声。自立军起义的失败,表明依靠拥戴一个皇帝来实现救亡图存的斗争,不论是和平方式的,还是暴动方式的,都已经失去号召力,走到了末路。而自立军内部在宗旨上也不尽统一,既有“讨贼勤王”的要求,也有“革命”“共和”的心声。黄兴等人就是从自立军起义的失败中,“益知专制恶毒,决非革命不可”。更有不少的参加过自立军或其他活动的人,如蔡锷、杨毓麟、刘揆一等,在起义失败以后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自立军起义在湖南的发动之区常德,在后来华兴会长沙起义的计划中,人数众多,同样也是重要的发动地区,其主要领导者即是华兴会副会长宋教仁。

  第二,自立军起义与辛亥革命所采取的主要方式,都以暴动为主,但其宗旨和指导思想却有些许之异。自立军起义的宗旨较为模糊,一方面宣示要“讨贼勤王”;另一方面又要建立“共和政体”、选举总统。辛亥革命则是旗帜鲜明的反清革命。1895年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其宗旨为“驱除鞑虏,建立合众政府”。1903年黄兴创立华兴会,其口号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05年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1904年10月初,宋教仁为发动常德会党加入华兴会起义,曾在一个会议上说:这次起义是反清革命,建立共和国,与自立军起义反对慈禧太后而保护光绪皇帝不同。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处于闭塞、落后的社会状况,人们对于救国的道路、目标、方式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也是逐步深入的。寻找到一个正确的目标和道路,是有一个过程的。自立军的英烈们,以他们的热血和生命,他们英勇的牺牲精神和勇敢战斗,为这个过程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

  (作者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