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我妈和我的故事》代序
辛亥革命网 2016-01-27 08:59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西尧 查看:
童世光、罗明德同志是我们新四军五师的老战士,也是我的老战友。
《明德惟馨》是罗明德同志的回忆录,用这样的四个字来评价罗明德同志的一生,我以为正是恰当之语,而并非溢美之词。当我读着书稿的时候,才发现“明德惟馨”是她的父亲从《尚书·君陈》篇中选摘出来作为她的名字的。“明德”是她的学名,“惟馨”是她的乳名。用这四个字做她的名字,是她的父亲的初衷;用这四个字做她的评定,则是我们的由衷。这是巧合,还是必然?我以为都是。
我认识罗明德同志是一九三八年的初春,那时她在黄冈中心小学教书,是因为不愿加入国民党,舍弃高薪,离开家庭,从省城的武昌来到黄州。在那个时候,这是需要很高觉悟和很大勇气的。她曾参加过武汉的“一二·九运动”,并且还加入了“中华民族先锋队(民先)”。关于她的这些情况,是我任黄冈中心县委书记到黄州后,中心小学的校长吴荫棠先生告诉我的。
我于一九三七年十月二日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我向组织提出申请去农村搞敌后抗日武装游击队,组织上便派我去黄安(今红安)七里坪农村工作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回到武汉,中共湖北省临时委员会便任命我为武汉外围建立的第一个县委一一黄冈中心县委书记。赴任前,临时省委组织部长钱瑛同志要我找一位女同志扮成假夫妻同行,以便于秘密工作。我非常高兴地提出我在黄安七里坪训练班的同学陈景文,钱瑛同志同意了,并亲自做了安排。于是,我便和景文同乘小火轮去黄州。后来我们这对“假夫妻”却成了真夫妻,相伴一生,相爱一生。董老写信给他在大革命时期的友人、黄冈中心小学校长吴荫棠先生请他作安排。在吴的掩护下,我和景文都作为中心小学的代课教员在黄州考棚街三号安下了中心县委的机关。
与罗明德同志一起在黄州中心小学教书的,有好几名青年教师。我和景文分别找他们谈了话,文祥等几位同志先后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罗明德同志认为自己还不够条件,没有提出申请。我觉得她思想进步,直爽真诚,迟早会成为我们的同志的,并且心中已经将她视为同志了。于是,我就给她一些进步的书刊学习,以提高她对党的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九三八年四月,我和景文都进了山。五月,国民党黄冈行署专员程汝怀,黄冈县长余希纯驱逐武汉来的青年教师,罗明德等同志不得不撤离黄州回武汉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找董必武同志。后来董老介绍他们去了河南确山竹沟的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留守处,正式参军。同年的九月,她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政治表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竹沟事变”中,她因刚生小孩,组织安排她留下不随同部队撤离,不幸被敌人抓去。在敌人羁押期间,她坚强不屈,最终在群众的帮助下逃离虎口,历经千难万险重回部队。
罗明德在新四军五师一直从事医务工作,曾任师卫生部医政科长、第二兵站医院院长。解放后,她又随丈夫童世光同志回湖北,在华中农业大学工作和生活了半个世纪。世光同志是一九二六年入党的老同志,一生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不争位,这是人们公认的。罗明德同志与他一起生活了五十年,战斗了五十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是一样的超凡脱俗,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宁静生活。这是人生的大境界。
罗明德同志与我同岁,都八十多了。由于艰苦的战争环境,灾难的“文革”运动,严重地摧残了她的身体,旧病新病一齐向她袭来,现在她一直住在医院里。我衷心的祝愿她健康长寿,活过九十岁。俗话说:“九十岁当百岁”呢。
她本不想把自己的一生纪录下来,她说自己的一生太平常,太平凡了。但是,她的儿女说,先辈们为后人留下了业绩,还要留下精神。《明德惟馨》记录了一个青年学生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为追求真理投身革命所走过的路,这对今天的年轻人是有启迪的。我读了这些平常的故事,也被她平凡的一生所感动,就写下了这些文字。
是为序。
2000年11月
刘西尧(1916-2013),1937年10月在武汉大学物理系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尚未毕业,毅然投身革命。建国后,历任湖北省委副书记、周恩来总理联络员、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四川省委书记等职。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党的十二大、十六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1963年授予少将军衔。
2002年,在陈少敏诞辰百年纪念会上,刘西尧与老战友罗明德及其女儿童晓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