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同仁学校”题联浅析

辛亥革命网 2015-02-09 19:1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潇鸿 查看:

“同仁学校”是继宇南洞小学之后,1888年,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亲手创办的第二所西式小学。开学伊始,他便为学校拟了一副大门对联“同人于野,仁者乐也!”
  “同仁学校”是继宇南洞小学之后,1888年,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亲手创办的第二所西式小学。开学伊始,他便为学校拟了一副大门对联“同人于野,仁者乐也!”,并恭请恩师罗斧月题签,待匾刻好后,他又亲自动手将其挂到校门两侧。这一挂,就是50多年,据老一辈人讲,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有人见过这副门联。


位于广东兴宁的同仁学校旧址

  “同人于野”典出《周易》“同人卦”:“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意即在郊外与人聚首,亨通顺利。利于涉越江河巨流,利于君子占卜。此卦随于“否”卦之后,泰极否来,否极泰来,预示其必将迎来一个天人合一、社会和泰的局面。亦可理解为只要同心同德、团结向上,保持正人君子的正确志向和品德,一切就会变得亨通顺利,可以翻过大川,跨越江河,克服所遇到的任何艰难险阻!

  联语深邃,充分体现出何子渊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冷静、谦恭的为人处事态度,教育学生既要立大志,做大事,看到希望,又要常存慎独、戒惧之心,随时防范风险,提防“泰极否来”。

  “仁者乐也”典出《论语》“雍也篇第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意思是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智者就是聪明人,聪明人明白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维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动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理,仁慈宽容而又不容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好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指一般的人,而是指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方面。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但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且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人像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厄,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
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境界,勇是智和仁的结果。何子渊希望自己的学生既能够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又能像水一样勇往直前,做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