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 彪炳千秋——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网 2015-01-14 09:29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腐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国和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政府,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举世闻名,彪炳千秋,誉为全世界三大最著名的革命运动之一。辛亥革命造因于民众期望已久的社会变革,是由社会精英和多种变革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为中华民族复兴探索了民族复兴的道路,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在历史上树立起了一座巍峨的里程碑。俄国伟大革命领袖列宁将辛亥革命称为“新生的中国”。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历史进程,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封建王朝由盛而衰以及灭亡的周期率,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王权根深蒂固,胜者仍然按照历来如此的封建专制模式建立新的封建统治,从未跳出这样一个历史的周期率,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悲剧所在。正如孙中山所说:“几千年来,历史上的战争,……都存在一个争皇帝的思想”。近代中国发生的诸如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建立封建专制王权或者以维护封建专制王权为目的,唯有辛亥革命是以消灭封建专制王权为目的的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也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尽管后来民主共和制度受到袁世凯等反动势力的破坏,甚至出现短暂的帝制复辟,但难以颠覆众望所归的民主共和制度。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当时在长沙读书的毛泽东参加了起义的新军。后来,毛泽东说:“辛亥革命以后,谁要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是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被称为“洋人的朝廷”清王朝覆灭后,帝国主义不得不寻找他们在华利益的代理人,但再也找不着象清王朝那样“理想”的代理工具了。
三是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行动起来,办工厂、修铁路、设银行、办学堂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也迅速传播过来。
四是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革命的第一枪,推动了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列宁将辛亥革命称为“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救亡图存、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无数仁人志士汇聚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旗帜下,“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他们毁家纾难、奔走呼号、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演出一系列血与火、恨与仇、情与泪的动人故事,那一幕幕战地捐躯、刑场就义的惰景,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世人为之扼腕叹息。但是,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软弱性,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孙中山让位于手握清王朝军权的袁世凯,促成清王朝垮台,却未能识破巨奸袁世凯的狼子野心,以致出现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历史反复。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不得不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以及北伐战争,孙中山不断总结革命经验,汲取失败教训,逐渐修改并完善他的三民主义理论,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1921年给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德信中说:“现在我的朋友们都承认,我的辞职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孙中山在他遗嘱中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逝世20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道路。
作者:刘平贵,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陕西省水文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现为陕西辛亥后裔联谊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