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友张绍七先生(4)
辛亥革命网 2014-12-12 20:4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张绍七遗作“工八营里的亲兄弟”
绍七改革开放伊始,解放思想,下海从商,学习游泳,摸爬滚打,夫妇二人,几经磨难,人到中年,终于成功。他在寸土寸金的武昌户部巷口,拥有一家“L形超市”,仅是其事业的一部分。绍七敬重他的夫人孙建祥老师,多次告我:没有他的贤内助,就没有他的今天。绍七热爱生活,他有一个幸福家庭:上有八旬母亲,下有2岁孙女,四世同堂,含饴弄孙,尽享天伦,其乐融融。他是兄长,下有4个妹妹,逢年过节,家里开流水席,做东买单,一碗都是绍七的,妹夫和外甥们都是他的“粉丝”。绍七平日身体好好的,绝对属于健康人的范畴。他是半夜如厕感到不适,送到医院,连银行存款的密码都来不及交代,不到一个小时就在急诊室里突然撒手人寰,可见生命的脆弱和生死的无常。
受刘重喜会长委托,我代表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全程参加绍七家族为他举行的精致的下葬礼。绍七二妹绍宝的先生小王负责接待我,坐的是四妹绍华私家车。小王说:绍七对这个大家庭的建设贡献最大,又爱热闹,所以今天各家各户共来了15辆小车按绍七欢喜的方式为绍七送行。车出武昌殡仪馆,鱼贯行驶在白沙洲大桥,是武汉三镇一道风景线,抵达扁担山已近11时,明媚的初冬阳光照在背上暖洋洋的。他的墓地位于山的南麓“辛亥铁血将士公墓”附近,穿过两侧特别摆满的白色花塔甬道,但见一顶矩形的遮阳伞旁,茶几上放置着新鲜的瓜果、素色的花朵、酒和茶,显得十分温馨。伞下是绍七安息的墓穴,需要记录的是,市尺见方墓穴内的四壁已作了红底金色花纹的装饰,这一处理,阻隔了伴随一辈子水泥墙壁的冰冷,给亡者以温暖,给生者以慰藉,我是第一次见到这项人性化服务,印象颇深。西装革履的下葬师带着绍七的独子张念念夫妇,在婉转低沉的音乐和极富生命哲理的葬词中,铺垫五色土、播撒五谷杂粮、安放骨灰盒、敬酒、敬茶;绍七爱读书,特放进一卷竹简状的四书五经,钢笔和一座文峰塔;绍七爱围棋,又放置黑白各5粒棋子;骨灰盒四角塞进小瓶,以佑后人平安 …… 整个流程有条不紊,计20分钟。我右侧的绍七夫人孙老师看见前面祭祀的儿子感叹:绍七给念念留下这大一笔财产?!希望我以长辈的身份给念念叮嘱几句。还需要记录的是,下葬师要求所有送葬人背对墓穴,这是始料不及的,数分钟回转身后,方知工人已经给墓穴覆盖完大理石板。下葬师真聪明,按传统习俗,亡者送进火化炉和墓穴封顶是至亲人必哭的时间节点,下葬师为了保持葬礼已经取得的“节日”性成果,控制了这段时间,无容置疑,这是正确的。
绍七的八旬老母亲健在,我对他的三妹绍玲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最悲痛的是你们的妈妈。至少在七七四十九天服丧期间,不能再让老人独居一处。你们4姊妹开个会,排下班,陪伴着妈妈。要让老人从思想上弄明白,他的健康长寿,晚年幸福,是绍七未尽的孝道。现在老人已经跟随儿媳妇孙老师一家生活,还应有更长久的安置方案。
念念是个好后生,敦厚、质朴还带些许青涩,绝无“富二代”的炫耀轻浮习气。我受他妈妈之托,作为长辈,对他说:你爸爸创业的财富来之不易;爸爸给你留下的财富,更是社会的财富;守业是最低要求,创业才会人生出彩。为此,要加强学习,交好朋友。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否则一次误食“毒品”,纵有金山银山,立马变成“冰”山。语重心长的话肯定重了些,相信念念听进了,听懂了。
绍七本来就浓眉大眼,天庭饱满,又未受到病魔折磨,遗容显得安详,熟睡一样。他着中式对襟寿服,但立领绣有欧式贵族专用的金色美丽花纹,都是他的儿子张念念精心置办的。绍七,你的夫人和妹妹将侍奉好你们的母亲,你的儿子已经加入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将传承辛亥革命精神并发展壮大你的事业,请你穿上这套盛装,一路走好,放心地去迎接已经降临的节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