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明德学堂执教时的黄克强先生

辛亥革命网 2014-10-08 15:4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阎幼甫 查看:

1961年10月,明德学堂的老同学黄一欧老弟来京参加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谈及他应湖南省政协之约,拟写一篇《黄兴与明德学堂》的资料,要我提供一点材料,以资印证。故草此篇以报命

  1961年10月,明德学堂的老同学黄一欧老弟来京参加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谈及他应湖南省政协之约,拟写一篇《黄兴与明德学堂》的资料,要我提供一点材料,以资印证。故草此篇以报命。所述仅为克强先生在明德学堂的教学生活的片断,作为一欧文章的补充而已。

  黄克强先生于1903年夏秋之间到明德学堂任教员,掩护其革命活动。黄先生原名黄轸,号廑午,当时明德学堂的同事和学生以及社会上都称他黄廑午老师。1904年冬,汉口某报载:官军捕获马福益头目多人,供称曾到普迹和安源开会的,有黄廑午老师和宁太爷两人(“宁太爷”就是宁调元,明德中学第一班毕业。宁调元字太一,“爷”系“一”之讹传)。“黄廑午老师”这个名字,是为当时的青年学生所爱戴而为清朝官吏所畏惧的。笔者在本文中,仍按习惯称克强先生为黄廑午老师。

  当时在明德学堂任教的老师有黄廑午、杨德邻(性恂)、李步青、王达、沈迪民、张继、汪根甲、张康侯、蓝欣禾诸先生;教体操的有蒋隆第、朱桂辛和徐、雍两位。黄廑午老师最爱和体操教员一道畅谈和练习兵式体操;并多次在校内接待穿着得胜马褂(一种酱色宁绸的短褂,胸前上下两方和两侧衣衩及后衩都镶有青色缎云勾,又号五云褂)的陶仲登管带(二十五混成协的军官)和刚到长沙不久的蔡教习(就是蔡锷)。当时我们只觉得新鲜、突出,根本不了解他的用意。后来才知道黄廑午老师爱交体育教员和军人,原来是想在这些人当中为革命物色军事人才。

  黄廑午老师在几个学校都兼了课。他在明德小学担任的课程为地理和博物。黄老师教地理,对地图非常注重。上讲堂时,总是带着一个比足球还大的地球仪;一面讲课,一面拿着教鞭往挂图上指点说明;有时把学生叫到讲台前面,让他们在地球仪上仔细观看;并强调填暗射图的重要。他的讲解生动,引入入胜。后来换了王达老师教这门课,同学们就松懈得多,有时甚至在课堂上打瞌睡,不象听黄老师教课那样聚精会神了。

  记得有一件有趣的事——题地图。小学生每人发了一本地图。有一天,一个同学拿着地图到教员休息室去问黄老师(黄老师不住在校里),顺便请他在地图上题几个字做纪念。黄老师提笔写上“空怅望,山川形势,已非畴昔”,末署“近午”两字。同学们看见了,纷纷拿着地图要黄老师题字。黄老师有求必应,大概全班学生的地图都给题了字。他在我那本地图上写着:“若人如马亦如班,笑履壶头出玉关”。我不懂解,就问老师。黄老师解释说:马是指马伏波(马援),班是指班定远(班超),壶头山就在沅陵和桃源相连的地方,马援曾在壶头山驻过兵,玉关就是玉门关,班超扬威西域,就在玉门关外。当时同学们都把经黄老师题字的地图当作宝贝一般。至今我还记得黄老师所题的有下列一些句子:“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汉家烟尘在东北”、“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今也日蹙国百里,呜呼哀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从这些题词中,充分表现了黄老师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热情。

  黄廑午老师所教的博物,在小学是先教动物学。有一天上博物课,黄老师双手托着一个大面盆走入讲堂,将面盆搁在讲台上,原来盆里养着一条一斤多重的活鲤鱼。他开口就说:“今天同你们讲鲤鱼跳龙门”。他说:我国古时候有些人对动物学也有研究,可惜不够深入,常常发生错觉。很早以前,中国人就知道鲤鱼从头至尾有三十六鳞,这只是表面上的研究。至于所谓“鲤鱼跳龙门”,意思是说,鲤鱼跳过龙门就成了龙。其实过细考察,这种神话是极其荒谬的。原来龙门滩险水急,鲤鱼在产卵时总是逆流而上,游到了龙门附近,使用劲往上游纵跃,跳过龙门以后,还得继续前进,为繁殖后代而努力:鲤鱼终究还是鲤鱼,决不会成龙的。只因为从前造反的人,都想做皇帝,所以捏造出“鲤鱼跳龙门”和什么“龙章风姿”、“真命天子”之类的骗人的神话,为的不过是个人和家族的荣华富贵。历朝都是赶走一个皇帝,又来一个皇帝,对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法国的革命党人就聪明一些,他们在革命成功以后,将政体改为民主共和,实行自由、平等、博爱,再也不要皇帝了,所以大家能过幸福的日子。黄老师将鲤鱼的背鳍提起,对学生讲述胸鳍、尾鳍、鳞、鳃等名称和作用;还说下课后再解剖内脏给大家看。

  黄廑午老师是个博学多才的入。常见他在周家花园池塘边一个小亭上和教员们谈天,同文史教员就谈历史或诗词,同理科教员就谈博物,同体操教员就谈操法。他和地理教员王达老师谈话很多,大都是讨论地理教学上的问题,有时还出些题目要王达老师去找材料。他们时常发生争论,每次争论的结果,好象总是王达老师服输。学生们都说王老师怕黄老师。有人问王老师:“你为什么那样怕黄老师?”王老师说:“黄廑午老师是我在两湖书院的老学长。我之所以专门研究地理,还是得力于他的启发。我是尊敬他,并不是怕他。”

  黄老师身体健壮,喜爱体育运动。下课以后,他总是在球场和操场活动。凡是踢足球、翻杠子、跑圈子,多半有他参加。黄老师经常穿着一件浅紫色的纺绸长褂。因为运动多,出汗也多,汗透了的长褂,湿处变成了蓝色。有一次,明德师范第一期毕业照相,黄老师的长褂被汗湿透了,照出来的相,就象胸前打了一个大补钉。

  黄老师和学生跑起圈子来最有趣。当他和中学生一道玩的时候,顽皮的学生看到胖子老师被人追赶得急,故意将空档挤紧,不让他通过,望着受窘发急的老师拍掌发笑。当他和小学生一道玩的时候,小学生对待老师就不是这样。每次轮到黄老师跑头,如果被迫得紧迫,他们就把空档放得很宽,使老师能够顺利地进入圈内藏身;有些人口里还喊:“老师,快换人!”沈老师看到黄老师比较欢喜和小学生玩,说:“这一定是因为小学生跑得慢些。”黄老师说:“小学生跑得快的也不少;我是因为他们表现比中学生更加天真可爱,所以欢喜和他们一起玩。”

  有一次,黄廑午、杨性恂、沈迪民三位老师在小亭中谈天。我发觉他们是在谈革命的问题,便停步在旁静听。杨老师对着我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你们将来可以坐享其成。”黄老师一边望着我对杨老师说:“革命恐怕不会很快成功,他们还是要参加披荆斩棘的!”黄老师说这话七年以后,就爆发了黄花岗之役。同学中年龄刚十九岁的黄一欧跟着他的父亲克强先生参加了那次起义。阎鸿飞、万定球、宾镇远等后来都在各地参加了辛亥革命,并且当了革命军人(黄一欧、万定球、宾镇远和我四个人都是明德学堂的同学,后来都当了军人:黄在上海光复后任沪军副司令,万曾任北面招讨使谭人凤部下的标统;宾曾任鄂军协统;我在武昌首义后任过湘鄂义军总司令和湖南军务部长)。“还是要参加披荊斩棘的”一句话,真是语重心长,感人至深。事隔六十年,回亿前情,恍然犹在周家花园小亭侍座时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