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到处是良师(3)

辛亥革命网 2014-10-24 08:4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查看:

清末,辛亥年夏,湖北麻城高等小学堂①又一届学生毕业了,校长余祖言赋诗《别城南学校②卒业诸子》相送。

  [图2] 《麻城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前编)卷四《学校·学堂》复印件。

  ②“城南学校”。即麻城高等小学堂,因其校址“在县南门内”,故称。在本题第三首第四句中、以及在余祖言其他的诗作中,该校被更省略地称为“城南”。

  ③ 一九一三年春,奉宋教仁之命,余祖言带人远赴西南。不意旋宋遭害,余遂留宜昌。一九一八年,余在宜任教已六载,重阳时节,忽有当年麻城高等小学堂的两位毕业生到访。师生久别,而竟能在他乡茗饮慰离颜,余祖言万分高兴!“归留馀欢夜不寐”,感慨吟诗,至于凌晨,再次为我们留下了“城南”师生深情厚谊的珍贵记录:

  城南弟子散如风,飘飘无定西復东。

  六年客舍劳梦想,忽逢二子戈戟中。

  小窗茶罢人语静,意象宛如城南同。

  开簾始识在异地,峡江风急旗飞红。

  ……

  归留馀欢夜不寐,诗成窗隙光朦胧。

  ④“广川”,宽阔的河流。“正谊”,本来的意义。

  ⑤“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本指教书。后引申指闭门苦读。[宋]晁冲之《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年得异书。”本诗中似用后意。

  ⑥“天心”,本性,本心。

  【说明】:文中图片为余品绶所摄。

二〇一四年·中国教师节读於

武汉大学 珞珈山南坡 黄月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