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鼐的德与行——耄耋之年的回忆(2)
辛亥革命网 2013-08-29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林上元 查看:
言传身教的老领导
1956年我被调到民革中央工作,蒋光鼐将军又成为我的领导。虽然我在民革中央只是文书组长,而蒋光鼐是中央常委,但我负责中央常会的纪录,所以常常参加会议可以见到他。
民革原是由民联、民促、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组成,新中国成立后,为团结起义的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民革扩大了组织发展。由于建国前后加入民革的许多国民党军政人员都曾名重一方、是有影响的人物,为了团结,蒋光鼐主动让贤。虽然他是民革的创始人之一,按资历他应该担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然而他却谦逊,只任民革中央常委。党和人民政府知人善任,特意从党外人士中选定了蒋光鼐任纺织工业部部长。
那时,民革中央的常委们个个都是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因此,开起会来常常是各有主见,互不相让,引起争端。关键时刻,常常是蒋光鼐张口说理,争论得以停止。可见,蒋光鼐的人品和威望非常受人尊重。
由于十余年未与蒋老见面,他已经认不出我了。鉴于我父亲林薰南不仅是李济深、蒋光鼐的部下,而且与时任民革中央的老领导们(特别是军界的),大多是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为免遭人议,我刻意在这些父执面前隐瞒了这层关系。
然而,此事还是没瞒住。我父亲林薰南曾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中国代表团中将顾问。1948年退役后又改任中国派驻日本经济代表。以后,他一直侨居日本。1956年,蔡廷锴出访日本见到了我父亲,非常高兴。归来后,他兴致勃勃地向蒋光鼐、李济深、陈铭枢等讲述了在日本与林薰南相见,林薰南宴请的情况。同时,特地看望我外祖父张难先。(我外祖父张难先,与李济深、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亦是老友。) 向张难先讲我父亲的近况,感慨老友天各一方的惆怅,相聚的欢娱。外祖父张难先向来豁达,他说:“林薰南的儿子就在你们民革中央工作,叫林上元。”由此,蒋光鼐知道了我的身世,对我多了几许教诲,也多了几分严格。
在一次主席副主席会议用餐时,蔡廷锴提及在东京见到我父亲的情况,并指明我的父子关系,引起了与会领导的回忆。蒋光鼐说:“林薰南有学识、有军事素养,每次作战前都能提出好几个作战方案。从不刻意强调某一个方案,影响决策。”张治中也说:“林薰南是个好人。”我听后,感慨这些老领导对父亲的怀念,暗暗告诫自己:有幸在民革前辈的领导下工作,更要尽职尽责,绝不辜负他们对我的关爱。
陈铭枢是蒋光鼐的老战友、老长官,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毛泽东点了名,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右派。陈铭枢被降了职,没有了专车。许多昔日的亲朋好友都躲避他,有些还批斗他。而蒋光鼐却一如既往地关心他,每周都去探望他。每次民革中央开会,蒋光鼐都让自己的司机开车去接陈铭枢。1958年,一次民革中央学习,陈铭枢发言,也许是由于激动,会议休息时,他在走廊中散步,突然心机梗塞,倒在地上。蒋光鼐、蔡廷锴立即上前救护,给他做人工呼吸,在仍无好转的情况下,蒋光鼐派人将他抱到自己的车上送往医院。据司机说,一路上蒋光鼐泪流满面,失声痛哭。蒋光鼐做人正直善良,对友重情重义,给所有与他交往过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蒋光鼐在民革还兼任民革北京市委主委,在职期间,每会必亲临主持,对市委会各级干部更是工作中培养教育,生活中关心照顾。民革北京市委的所有同志都敬重他、爱戴他。
蒋光鼐将军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质曾深深地教育我,让我一直铭记在心。现在,我已是耄耋之年,特地把我所知道的蒋光鼐点滴事迹写给读者。我相信蒋光鼐的风范定会泽被后人。
(作者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 林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