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写给刘道一的挽诗
辛亥革命网 2011-03-0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小凡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的叔祖父叫刘道一,是同盟会成立后最早牺牲的著名烈士,叔祖父牺牲后,孙中山先生写过一首挽诗。 ,孙中山先生写给刘道一的挽诗,
我的叔祖父叫刘道一,原名吉唐,字炳生,号培雄。1884年生,1906年12月31日,为发动萍、浏、醴武装起义,身殉革命,成为同盟会成立后最早牺牲的著名烈士,死时年仅二十二岁。
叔祖父牺牲后,孙中山先生写过一首挽诗。诗的全文是:“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残局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塞上秋风嘶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孙中山一生忙于革命,在著述方面均集中写革命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具有纲领性的文件,极少写诗,这首诗为国内仅见,可见叔祖父的牺牲对当时革命的影响和贡献是十分不平凡的。
这首诗意境慷慨激昂、辽阔涵浑,诗的前部分高度赞扬了“刘郎”年少捐躯,超卓不凡,并感叹起义失败后,革命者面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灾难,老百姓啼饥号寒的痛苦,满青政府的腐败这些“残局”,革命事业是十分艰辛的。“神州落日泣哀鸿”之句,更是立意悲怆,不仅表达了他本人的沉痛心情,更深刻地描述全国人民对烈士的哀思。诗的最后部分,陡然一转,以“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来祭奠烈士英灵作结。全诗由悲愤升华到激昂慷慨,充分显示出一个革命者豪迈气慨和必胜信念。全诗字字锱珠,句句感人,可谓是一首千古不朽对革命先烈哀悼的赞歌。
叔祖父是无愧于孙中山先生称道的。他牺牲前,面对敌人的九次严刑审讯,坚贞不屈,直到肤肌尽裂,流血满地,并大义凛然地历声高呼:“士可杀,不可辱,死则死耳。”并留下绝命诗一首:“大地方兴三字狱,但期吾道不终孤。舍身此日吾何惜,救世中天志已虚……。”这此,已充分表现了叔祖父刘道一,矢志救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他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