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安大典

辛亥革命网 2010-11-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辛亥革命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患病在北京与世长辞后,因陵墓未造,陵榇暂放北京香山碧云寺。,奉安大典,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患病在北京与世长辞后,因陵墓未造,陵榇暂放北京香山碧云寺。同年6月1日,中山陵在南京正式破土动工,至1929年竣工。中山陵竣工后,蒋介石决定1929年6月在南京举行隆重的奉安大典。

  1929年5月28日上午,停放在北京碧云寺的孙中山先生遗体由专列运来南京。孙中山灵榇抵达南京后,停灵于中央党部礼堂。5月29日至31日为公祭日。三天公祭结束后,5月31日下午6时,举行封棺典礼,由蒋介石主持,席楚霖任宣赞。众人鞠躬默哀后,由蒋介石率领依次至灵前瞻仰孙中山遗容,然后封棺。7时,奏哀乐,行三鞠躬礼,然后依次退出,封棺典礼结束。

  6月1 日是奉安日。凌晨2时,奉安总指挥朱培德、总干事孔祥熙以及各组正副主任都已到场,指挥各干事分别作好准备。从凌晨2时起,沿中山路两旁已挤满送殡的群众。 3时20分,宋庆龄、孙科夫妇及子女、蒋介石夫妇、宋子文夫妇、宋霭龄、杨道仪(朱执信夫人)、唐绍仪、陈少白、张继、叶恭绰、头山满、犬养毅、梅屋庄吉、宫崎龙介以及全体中央委员、国府委员、葬事筹备委员、迎榇专员、各国专使代表等陆续到达中央党部。移灵原定于上午5时,因恐不能按时到达陵墓,临时由奉安委员会决定改于上午4时起灵。这时,孙中山家属亲故、中央委员、国府委员、各特任官、葬事筹备委员、迎榇专员等都进入灵堂,依次排列,各国专使则退至前院,肃立恭候移灵。典礼由胡汉民主祭,然后,由孙中山家属、亲故及中央委员、国府委员、奉安委员、迎榇专员、葬事筹备委员等恭候灵榇,总干事孔祥熙执旗前导。4时15分,狮子山炮台鸣礼炮101响,灵榇移出大门,由杠夫抬上汽车。汽车的四周遍扎白彩球,上覆党旗、国旗。灵榇扶上汽车后,孙中山家属、亲故及各委员、各国专使等即加入第七行列,宋庆龄、陈淑英、孙琬、何香凝、宋美龄、宋霭龄等家属和女眷在特制黑色布幔内步行出中央党部,分乘马车随灵护送,其余男宾则分左右两列分别执绋步送。4时25分,号兵吹起启行号,灵车启动。200余名军校学生任护灵团,全副武装,分列两侧,随行护卫。铁甲车及骑兵连在前面开道,由一名骑兵长官骑黑马,手执开道旗。送殡各机关团体共分十行列,在事先指定的地点依次加入,队伍长达五六里,朱培德任总指挥,姚琮、谷正伦、张治中分任各有关行列指挥。

  迎榇大道沿途搭起松柏牌楼、青白布牌楼及救护棚等51座,沿途瞻仰送殡的群众达50万人,航空署并派飞机5架空中致敬。上午8时,各行列先后到达紫金山麓,由纠察员引导至指定地点肃立恭候。奉安筹备人员也将灵舆安置于石级前广场上守候。杠夫108人分别肃立在灵舆两侧等候。9时零5分,遗像亭到达广场,亭前有“肃立”、“致敬”旗两面,全体参加人员即脱帽肃立致敬。不久,各国专使、外宾也列队到达,登上第一层石级平台恭候。9时20分灵车缓缓开到广场,停在灵舆前。中央委员、国府委员等送榇人员由总指挥朱培德、总干事孔祥熙指挥,各按规定地点肃立。9时30分,由孔祥熙、吴铁城、郑洪年等率领杠夫10人将灵榇从灵车上降下,移上弼舆。9时45分起杠,步石级而上。国民政府乐队40名乐师奏哀乐前导,宋庆龄率领众亲属等女眷在布幔内步行送殡,执绋人员在两侧恭扶前进。10时零8分,灵舆抵达祭鲻前平台,杠夫换用小杠,宣赞员宣赞,执绋人员恭扶灵榇入灵堂,停于中央,肃静片刻后,由宣赞员宣赞,举行奉安典礼。奏哀乐后,全体行三鞠躬礼,然后献花圈,读祭文,蒋介石主祭,谭延闿、胡汉民、王宠惠、戴季陶、蔡元培陪祭。典礼完毕后,孔祥熙率领杠夫将灵榇移入墓室,孙中山亲属、中央代表蒋介石、故旧代表犬养毅、各国专使代表欧登科随同进入墓室,率领杠夫将孙中山灵榇奉安于圹内。这时,狮子山炮台响起101响礼炮,全国民众停止工作,默哀3分钟,12时正,奉安完毕。在祭堂内参加大典的人员依次进墓门瞻仰。然后回到祭堂,全体集合,再行鞠躬礼,奏哀乐。最后,由夫人宋庆龄率领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等将墓门关闭,备极隆重的奉安大典告成。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