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后期的政治生涯与三大政策

辛亥革命网 2010-11-09 00:00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张磊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能够在近1/3世纪中站在民主主义思潮的前列,紧紧把握着时代的脉搏,不仅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充当了启蒙者,而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
 

  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近代化的前驱,孙中山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会之际提出了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政纲与近代化方案——三民主义,更为圆满地回答了历史进程的课题和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使民主革命从准备阶段入于正规阶段。毫无疑问,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在当时是最进步、最科学的纲领。

  然而,中国和世界在20世纪初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拓了历史的新纪元,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到来。三民主义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继续发挥积极的战斗作用。孙中山审时度势,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帮助,使自己的思想获得深刻的变化,促成了第一次国公合作的实现和推动了北伐战争的发展。孙中山后期政治生涯中的重大理论贡献——如同毛泽东所指出——就在于:“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特色是明确和强化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重要增添内容是确立了三大政策。

  (一)

  应当指出,三民主义的新阶段是与孙中山制订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统一而须臾不可离的。在某种意义上,前者是原则和纲领,后者是战略和策略,即途径、方法和手段问题。三大政策对于新三民主义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以致成为它的革命的灵魂。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原则和纲领确定后,必须找到克敌制胜的强大物质力量,以便实现奋斗目标。为了完成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任务,一定要建立广泛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而只有“认清这个革命的动力问题,才能正确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问题”。“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基本上解决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包括国内、外两个方面——的力量配置问题。三民主义的新阶段和三大政策的结合,使得三民主义成为完整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纲领。事实正是这样,“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离开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就不是革命的三民主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