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的人权观

辛亥革命网 2010-11-09 00:00 来源:衡阳市民革 作者:衡阳市民革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不仅在中国近代史,在世界近代史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他的革命生涯里,人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他对人权的重视,使得

 

  孙中山不仅在中国近代史,在世界近代史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革命的宣传家,更是一位实行家,终其一身为中国的前途而奋斗,也不断地为中国人民争取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在他的革命生涯里,人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他对人权的重视,使得他的民权思想内涵更加丰富。  

  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人权与民权这两个概念。人权乃是作为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因此,其范围不仅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等各方面均为其内涵,而且它的范围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扩充成为新兴人权。而民权则是基于国民之资格由国家赋予的权利,其范围是属于政治上的权利,孙中山曾对民权下定义:“现在要把民权来定一个解释……民权就是人民的政治力量……今日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由此可见,民权只是人权的一部分,人权的范围远大于民权。在孙中山的著述中,“民权”一词使用的频率较高,其人权观也多体现在民权思想中。本文所述孙中山的人权观,主要择取其民权思想中与人权相联系之部分而论,多为政治和经济上的人权。

  一、孙中山早年的天赋人权思想

  天赋人权说是近代思想史上最具有权威的人权学说,它提倡人权的始意,功不可没。卢梭的天赋人权学说,经过法国革命,影响及于世界。清末民初我国革命党人无不主张天赋人权说,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明白推崇卢梭,主张“杀尽专制我之君主,以复我天赋之人权”,就是最明显的写照。

  孙中山早年在哲学历史观上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影响,基本上接受了卢梭的天赋人权思想。他说:“至于说到卢梭提倡民权的始意,更是政治上千古的大功劳。”此时,以个人为核心的人权自由平等思想构成了孙中山民主革命学说的理论基石。随后几年间,“天赋人权”观念在革命宣传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阐述国家兴衰与人权之关系时说:“西方之人,其心幻中有天国,庄严华妙而居之者皆天人,盖欲造神圣庄严之国,必有优美高尚之民,以无良民质则无良政治,无良政治则无良国。吾见夫人权颓敝者,其民多恭弱,祸害倚伏,无由而绝。”他论述革命起因时说:“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万重羁轭”,“革命者乃神圣之事业,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他布告中外,“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这种保护人权的思想在废除封建法制和创建资本主义法制上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在《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中,他将人权自由平等比作日月,疾呼:“凡属国人咸属平等。背此大义,与众共弃。”

  二、由天赋人权思想到新人权观的转变

  到了孙中山发表三民主义有系统的演讲词时,他便由天赋人权说的赞成者,一变而为天赋人权说的反对者了。他从各方面深加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认为天赋人权说,不仅依理未通,而且依事实也无所据,致使他非重新建立新的人权学说,以期保障真正民主政治的彻底实现不可。这一新人权说,集中体现在他的三民主义民权理论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