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老田鼠精神”

辛亥革命网 2010-09-13 00:0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日报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而这个重大转折点是以1911年10月的武昌首义为标志的。武昌首义主要是由湖北武昌的革命党人,以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点。而这个重大转折点是以1911年10月的武昌首义为标志的。武昌首义主要是由湖北武昌的革命党人,以大无畏的精神自觉发动的。武昌首义的精神至少可以强调以下三点。

  革命党人立足于本地,埋头苦干,扎实进取,长期耐心地做革命的宣传组织工作,积聚革命力量,为首义的成功准备好了必要的条件。从1904年科学补习所起,中经日知会、军队同盟会、振武学社、群治学社直到文学社,革命党人前仆后继,坚持不懈,在新军、学生及其他知识群体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和组织队伍的工作。还有湖北共进会,也以武昌为中心,除发动会党群众外,也在新军中展开工作,到1911年8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时,他们已差不多把新军中将近一半的人都吸引到革命营垒中来。这就为首义的发动和成功准备好了最必要的条件。二十年前,我曾把武昌革命党人的这种工作精神称之为革命的“老田鼠精神”.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借用过的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个典故,比喻在世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通过长期埋头苦干、扎实进取的工作,为创造新社会而准备好了条件。

  不依赖,不等待,在历史决定性的关头,不怕牺牲,勇担责任的革命首创精神。武昌起义之际,同盟会的领袖人物无一人在武昌,甚至事前酝酿好了准备担任起义指挥责任的当地革命骨干分子,也都因故不在指挥岗位上。而当时的清政府已侦知革命党人的活动,收缴武器弹药,搜捕杀害革命党人,因此事前商定的起义计划已到了不实行就只有束手待毙的时刻。在这种情势下,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革命党人,级别很低的小军官,他们不依赖,不等待,挺身而出,奋然而起,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不怕牺牲,发动革命,终于不失时机地取得武装起义的初步胜利,为首义成功奠定了基础,这种勇担大任的革命首创精神十分可敬可佩。

  革命联合战线的精神。首义的革命党人毫无宗派门户之见,更无唯我独革、排斥他人的狭隘偏见。在武装起义初步取得胜利时,他们首先请出平时不赞成革命,但为人正派、在士兵中享有很高威信的当时任协统的黎元洪出来担起最高指挥的名义。继又主动联络咨议局的立宪派人士,与之共同组织革命军政府。这对于使革命站住脚跟,进而推动其他省区响应革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种精神,在革命事业中是至可宝贵的,在和平、改革和建设的事业中同样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