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3)
辛亥革命网 2010-08-03 0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熊克武 查看:
同盟会成立以后,曾在国内组织了好多次武装起义,如潮州、黄冈、惠州的起义,镇南关之役、广州新军起义等,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要算1911年3月29日的广州之役。这一役,聚集了海内外同志的大量人力、财力,向清朝反动统治作猛烈的冲击,许多同盟会的优秀同志都牺牲于这一役,其死事的壮烈,正如孙先生所说的,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我躬与斯役,和我一块作革命斗争的战友方声洞、林时爽、喻培伦、秦炳等,都在这一役壮烈地成仁了。由于这一次的失败,孙先生恐怕同志中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鼓励大家培养力量,准备条件,再接再厉地继续革命事业。因而大家更振奋起来,终于取得辛亥革命的成就。
民国成立,孙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所篡夺了。1913年,袁世凯暗杀了宋教仁,免除南方几省国民党人担任的督军职务,并向五个帝国主义国家兴借巨款。孙先生起兵讨袁,我参加了这一斗争。讨袁失败后,孙先生亡命日本,我也到了东京。这正是中山先生有鉴于过去的组织太松懈,意志不统一,决定组织中华革命党的时候。我会见了孙先生,参加了中华革命党。1915年,袁世凯窃国称帝,先生再次起兵讨袁,我也参加了讨袁的军事行动。
袁世凯死了,其他各派军阀又起来,张勋、曹锟、吴佩孚等相继窃据北京政权。这时的中国,正处于“长夜漫漫何时旦”的黑暗中,孙中山先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奋斗,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且因为找不到能够使革命达到胜利的道路而感到痛苦,但是他并没有放下斗争的旗帜。他终于在绝望中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孙先生接受了国际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给他的帮助,勇敢地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且在这三大政策的基础上,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他所手创的中国国民党。那时,我在军中,由孙先生提名,被选为中央委员,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党的职务,感到非常光荣。孙先生曾派同志来传达实行三大政策的重大决定,我由此也就体认到和苏联建立友好关系,和中国共产党结成亲密的革命联盟,把反对帝国主义列为首要的革命任务,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当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之下,革命力量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曹锟、吴佩孚的反动力量也在逐步扩张,孙先生希望我们整顿部队,安定地方,为响应北伐、打倒军阀作准备。其时曹锟贿选总统,孙先生兴师讨贼,亲下手令任命我为讨贼军川军总司令。我有了孙先生的坚强领导,同吴佩孚动员的北洋军阀体系的直、鲁、豫、川、黔、鄂等省军队作了好多次的战斗。后来我移师湘西,正是孙先生由上海启程北上的时候,他在“北上宣言”中宣布,这一次北上,他的目的“不仅在复灭曹吴,尤在曹吴复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要求“使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之现象,永绝迹于国内”。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号召举行召集有各界人民团体、反对曹吴各军及各政党参加的国民会议,共同解决国内问题,并废除不平等条约。他的主张是鲜明的,与张作霖、段祺瑞尖锐地对立着的。他在上海招待新闻记者时说:“我这次往北方去,所主张的办法,一定是和他们的利益相冲突。”他宣布他决不与北方军阀相妥协,号召全国人民支持他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