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推进辛亥革命史研究——为纪念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1-03-04 00:00 来源:近代史研究 作者:李铁映 查看:
90年前发生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时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初叶中国发生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振兴的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实现了我国国家体制的一次重大转变,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伟大的革命。是标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里程碑。对于这样一个伟大事件,我国学术界历来都给予相当的关注和重视。半个世纪来,历史学界已经为辛亥革命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世纪到来之初,如何更进一步地推进辛亥革命史的学术研究,仍然是学术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史学传统的国度里,史学往往与历史进程同步,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历史学家记载与研究这段历史的开始。民国初年,一批记载这次革命历史的著作,便以中国革命史、辛亥革命史或中华民国开国史等名目问世。《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1期这些早期的辛亥革命史著作,多为革命党人亲历亲闻的史事记述,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史料。国民党建立其全国性的统治后,辛亥革命史研究被纳入到国民党党史的范畴之内。正如时人所说:“现在谈中国革命史的,多数是从兴中会起;而普通的又多由兴中会,而与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等相联接。”这样,一些渗透着浓厚党见气息的辛亥革命史著作,便成了为国民党正统观念服务的工具。不少史实被曲解,大量史事面目全非。实在难得一部信史。即使以资料见长的著述。如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和邹鲁的《中国国民党史稿》,也因作者囿于党派成见,使其学术价值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辛亥革命,写出了诸如《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胡绳)、《辛亥革命与袁世凯》(黎澍)等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著作,为辛亥革命史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史学工作者认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努力清除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影响,创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新体系。辛亥革命史研究被纳入这个新的研究体系之中,阶级分析的方法成为基本的研究方法,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新时代的辛亥革命史研究逐渐摆脱旧史学的影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956年,毛泽东在孙中山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和“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1961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史学界在武昌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学术讨论会,展示了一批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成果。这两次活动,对于建国以后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科学地推进辛亥革命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影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回忆录》等文献资料的出版,为辛亥革命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基本资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潮流,辛亥革命史研究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以1979年在广州举办的“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为契机,从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到2001年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一系列关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为中外学者提供了广泛而直接的交流机会。在这个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学者的大量优秀学术成果被介绍出去,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相当关注与重视:同时,国外学者的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与重要的研究成果也被译介进来,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史研究走向繁荣。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章开沅、林增平主编的三卷本《辛亥革命史》,李新主编的两卷本《中华民国史》第一编,金冲及、胡绳武合著的四卷本《辛亥革命史稿》等。同时,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大大地扩展了研究者的视野。现代化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运用,使史家笔下的辛亥革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标志政权更替的政治事件,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结构的近代转型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群体、社会文化、社会心态等多方面的变动问题:历史学家不仅进一步研究了革命派的革命活动与思想,还开始研究立宪派的立宪运动及清政府的新政活动;不仅注意研究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等各个政治派系的领袖人物,还注重研究各个政治派系其他众多的非领袖人物。另外,大量档案、文集与文史资料等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出版。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与研究梯队的形成,都表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正在日趋成熟。经过这个时期的建设和发展,辛亥革命史研究已经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一门具有国际意义的历史学分支学科。
90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与90年来的中国历史进程密切相关。新中国建立以后,学术界关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成绩,既增进了人们对辛亥革命史的认识。也有利于对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辛亥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正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进步意义必须给予高度估价。那种忽视辛亥革命,认为辛亥革命可有可无的观点,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
“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的一条基本原则。要想给辛亥革命一个恰当的历史定位,就必须把它放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来考察。